我引申一下,很多人,外面的一點風吹草動,就能把自己的追求給干擾了,外面有一點誘惑,就把自己的理想給放棄了,這是不行的。所以“亂時還與靜時同”,不管外面多少紛紛擾擾,心里面追求道義的那份心不丟,不被擾動。
“家山雖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禮樂風”,家鄉(xiāng)山山水水雖然在干戈地,就是矛盾沖突,甚至發(fā)生戰(zhàn)亂的地方。杜荀鶴講,他的弟侄還懂得去修禮樂,還懂得文質彬彬,還懂得不斷地去提高自己的修為,沒有忘記自己的情懷和責任,這個不錯。
“窗竹影搖書案上,野泉聲入硯池中”,一個人在學習的時候,外面的陽光透過搖曳的竹子照過,竹子的影子在書案上晃動,這叫“窗竹影搖書案上”。泉水叮咚,都流到洗硯臺。古代寫毛筆字、做詩,或者讀書做筆記,洗硯臺的池子里面,泉水“叮叮咚咚”,正往硯池里流淌著,這叫“野泉聲入硯池中”。
最后兩句話,“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少年辛苦這是終身大事,諸位,最該奮斗的青春年華懂得努力,懂得珍惜,這是終身大事。“莫向光陰惰寸功”,千萬不要在光陰面前懶惰,在該奮斗的時候,如果不懂得奮斗,30年、40年以后,回望人生,再多悔恨、自責都晚了。所以“莫向光陰惰寸功”,因為少年辛苦是終身大事,是關系這一輩子命運的,千萬不能含糊,不能糊涂。
這首詩給我很多啟發(fā),我特別想跟年輕的朋友說幾句話。人這一輩子有很多路要走,可是大家想過沒有,最關鍵的路往往就那么幾步。人生有幾個很關鍵的路一定要走好,只有最關鍵的幾步走好了,人生的局面才會與眾不同。在人生最關鍵的幾步中間,青年是其中之一。青年時期,也是人生打地基的時候,不管這一輩子的“樓”有多高,地基一定要打好。青少年時期就是人生打地基的時候,這個時期一定不可荒廢,只有把人生的地基打牢了,這一生才有高度,這一生的事業(yè)才能輝煌,千萬不能含糊。
可惜的是,我們今天很多年輕人不懂得這個道理。在最該奮斗的時候,沒有去奮斗,在最不該荒廢時日的時候,卻荒廢了時日。這是我們應該警惕的,我們每一個人都得反思。人生最關鍵的幾步,尤其是青春年華的這幾步,一定要走好,一定要懂得“少年辛苦終身事”,好好去努力。為什么很多年輕人虛度年華不懂得珍惜?我這里稍微分析分析,有這么幾點應該引起我們的警惕。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