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事”的邏輯。十八大以來,中央的核心工作主要有兩個,一是反腐,二是改革。反腐是清除傳統(tǒng)國家治理體系及其不正之風的抓手,改革則是建立現(xiàn)代國家治理體系提高國家治理能力的推手,這是一個破立結合、相輔相成的過程。但是有些地方官員擔心,地方治理現(xiàn)代化意味著權力重新配置,需要破除利益藩籬,容易得罪人,成為被舉報的對象。于是,他們工作怕失誤、怕風險,擔心踩到紅線、觸犯規(guī)則,做事缺乏勇氣和開拓精神。“只要不出事,寧愿不做事;不求過得硬,只求過得去”。因此就開始“文件式改革”“畫圈改革”,造成改革打滑、空轉。如果說“事不關己的邏輯”是地方官員對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認識不到位的話,“不出事的邏輯”就是習近平總書記所批評的“為官不為”,是屬于腐敗問題了。
在當前情況下,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要講好“兩種話”尤其是“地方話”,需要正確處理中央與地方的關系,在理論認識、交底授權和選拔反腐上需要探索一些新方法,調動地方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的積極性。
理論認識。國家治理體系是個有機的系統(tǒng)。從縱向權力關系來看,國家治理體系和能力的現(xiàn)代化包括中央和地方兩個層面。中央國家治理體系和能力的現(xiàn)代化確定了國家治理體系和能力現(xiàn)代化的基本方向、基本路線圖、基本框架。但是,地方政府仍然需要探索適合自身地方特色的國家治理體系和能力現(xiàn)代化方案、措施和制度。地方國家治理體系和能力的現(xiàn)代化是自身有效改革的保證,也是中央國家治理體系和能力現(xiàn)代化落地生根的基石。
交底授權。其實,地方政府存在的改革疑慮和權力限度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已經開出了藥方。他指出:“需要中央先定調子、劃底線的,要按照統(tǒng)一部署及時給地方交底。需要地方先探路子、創(chuàng)造經驗的,中央要及時給予授權,有效調動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所以,對改革的范圍、尺度、進度,地方官員要加強學習領會中央的改革部署。地方探索改革路子確需中央授權的,地方政府可以積極向中央溝通反饋。在改革疑慮和權力限度問題解決的情況下,地方政府完全有足夠的社會政治資源來探索、推動地方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
選拔反腐。調動地方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的積極性還需要對地方干部獎懲結合。對那些敢于擔當、勇于改革的地方干部要積極提拔,“要引導大家爭當改革促進派,著力強化敢于擔當、攻堅克難的用人導向,把那些想改革、謀改革、善改革的干部用起來,激勵干部勇挑重擔”。對那些推諉怠工、為官不為的地方干部要根據黨紀國法對其進行稽查,如有違法亂紀行為要堅決懲處。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