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取寧夏的計劃被迫中止后,中央軍委對河東的作戰(zhàn)方針是:逐次轉移,誘敵深入,求得在有利地區(qū),集中優(yōu)勢兵力殲滅國民黨軍一至兩個師,停止他們的進攻。這時,驕橫不可一世的胡宗聲孤軍深入,獨自分三路向豫旺縣進攻。十九日,彭德懷到山城堡前線主持召開前敵總指揮部會議,擬定山城堡作戰(zhàn)部署,命令各部迅即進到指定位置構筑工事,待機殲敵。二十日凌晨五時,毛澤東又致電彭德懷說:胡宗南的丁德隆第七十八師,“有經山城堡、青崗峽向定邊之可能”。“打時,以首先消滅其一師、取得確定勝利后再打第二仗為原則。”[46]這時,周恩來代表中共中央到前線慰問部隊,應彭德懷的要求,留下共同指揮作戰(zhàn)。紅軍各部向山城堡南北地區(qū)集中。
十一月二十日,丁德隆的第七十八師進占山城堡等地。二十一日,彭德懷、周恩來指揮設伏的紅軍,突然向從山城堡東出的丁德隆師發(fā)起攻擊,將他們大部壓迫在山谷中,經過一天激戰(zhàn),全殲該師一個旅又兩個整團,取得了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后的第一次大捷。進攻鹽池的國民黨軍一部也被紅二十八軍擊潰。這次戰(zhàn)斗,迫使胡宗南部全線后退,基本上停止他們對陜甘蘇區(qū)的進攻。
山城堡戰(zhàn)役的勝利,對擊破蔣介石的進攻,穩(wěn)定陜甘寧根據(jù)地的局面,發(fā)展革命力量,促進國內和平的實現(xiàn),具有重要意義,是對奠基西北的一份厚禮。
注:
[21] 《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1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3月版,第796頁。
[22] 毛澤東給彭德懷的電報,1936年7月14日。
[23] 埃德加·斯諾:《西行漫記》,三聯(lián)書店,1979年12月版,第61、65、66、69頁。
[24] 彭德懷、毛澤東致朱、張、劉、徐、陳電,1935年12月2日。
[25] 毛澤東致朱德電,1936年1月1日。
[26] 《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1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3月版,第3頁。
[27] 林育英給張國燾、朱德的電報,1936年1月24日。
[28][29] 徐向前:《歷史的回顧》(中),解放軍出版社1985年10月版,第456、476頁。
[30] 《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1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3月版,第48頁。
[31] 毛澤東、周恩來等致朱德、張國燾、任弼時同志電,1936年7月22日。
[32] 毛澤東、張聞天、周恩來等復朱德、張國燾、任弼時同志電,1936年8月3日。
[33][34] 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給張國燾等的電報,1936年9月27日。
[35] 徐向前、陳昌浩、李卓然給毛澤東的電報,1936年10月10日。
[36] 毛澤東給彭德懷的電報,1936年10月13日。
[37] 毛澤東致彭德懷電,1936年6月29日。
[38] 毛澤東、張浩、洛甫、周恩來、博古致朱、張、任電,1936年9月14日。
[39] 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致朱、張電,1936年9月19日。
[40] 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致朱、張電,1936年10月19日。
[41] 毛澤東致彭德懷并朱、張等電,1936年10月24日。
[42] 毛、周致朱、張、彭,并致賀、任、徐、陳電,1936年10月25日。
[43] 朱、張致徐、陳并報毛、周電,1936年10月27日。
[44] 中央軍委給朱、張、彭、賀、任的電報,1936年11月15日。
[45] 徐向前、陳昌浩致朱、張并毛、周電,1936年11月2日。
[46] 毛澤東給彭德懷的電報,1936年11月20日。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