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們現在政府工作報告里講,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在加大,是在加大,不僅還在,而且在加大,發(fā)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凸顯。今年面臨的問題可能比去年還要大,這就給我們提出一個警示,要更努力、更科學地去工作,才能夠比較有效的克服這些困難,但是我們的優(yōu)勢在哪里呢?政府工作報告里講,這些問題并不是我們發(fā)現這些問題就完了,不是這個樣子。政府工作報告講,我國發(fā)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zhàn)略機遇期,有巨大的潛力、韌性和回旋余地。韌性不是任性,像牛皮筋似的,潛力比較大,韌性比較大,我們有比較大的回旋余地,特別是我們的新型工業(yè)化、信息化、城鎮(zhèn)化、農業(yè)現代化,這四化是在持續(xù)地推進。我們的發(fā)展基礎日益雄厚,改革的紅利正在釋放,宏觀調控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這些都是我們的有利條件,我們只要充分的利用好、發(fā)揮好這些有利條件,是有可能把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這個困難在一定程度上加以克服。
習近平總書記前不久提出來“四個全面”,因此在政府工作報告里講到了,要按照“四個全面”的戰(zhàn)略部署,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fā)展的新常態(tài),還是要堅持穩(wěn)中求進這樣一個的總基調,保持我們的經濟運行在合理區(qū)間。這個合理區(qū)間,原來在2013年,李克強總理第一次提出來的時候講的它的下限是7.5%,GDP不能夠低于7.5%,到了現在2015年了,我們通過今年增長預期指標,GDP是7%,所以現在下限是在7%左右,那么有沒有一個絕對不能突破的下限,就是我們提出來。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中國夢,居民收入要翻番,人均GDP要翻番,要想實現這個目標,我們在今后幾年的年均增長速度最低是6.56%,如果低于這個6.56%,那么那個中國夢就實現不了了。所以合理區(qū)間還是有一個硬下限的,不是說原來7.5%,我現在到7%,還可以再往下,這是不行的,你要想完成十八大提出來的那個任務,全民建成小康社會,我們的增長速度有一個硬杠杠在那,不能低于6.56%。
在這次政府工作報告里,提出這樣一個“雙目標”,“雙結合”,“雙引擎”,“雙目標”是什么呢?一個是增長速度要中高,還有就是水平是要中高端。中高速增長,中高端水平,是我們的一個雙目標,不僅要講究速度,而且要講究質量和效益,這個高端講的是質量和效益,這是一個。再有一個是“雙結合”,“雙結合”是什么呢,是穩(wěn)政策、穩(wěn)預期和促改革、調結構。體現我們“穩(wěn)中求進”,首先政策是要穩(wěn)的,要想辦法穩(wěn)定人們的預期。另外要結合,要促進改革,要促進結構調整,所以這提出來的一個“雙結合”。再有一個就是“雙引擎”,我們要想實現雙目標,實現雙結合靠的是什么,什么是動力,這個雙引擎,第一是靠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是要激勵社會去做的事情,充分調動每一個人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政府也要增加公共產品,增加公共服務,說政府要適當的投資,政府要干政府該干的事情。政府要增加公共產品,怎么增加公共產品?什么是公共產品?公共產品最明確的體現自來水、高速公路,還有政府開辦的醫(yī)院,政府開辦的學校,政府開辦的養(yǎng)老院,這都是公共產品。通過這些工作來推動我們實現,叫做調速不減勢,量增質更優(yōu),這樣一個目標,我們的增長速度現在是在下調,但是增長的勢頭不減,我們要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但是更要強調提高它的質量,使它的質量更優(yōu)等,這是我們提出來的一個目標。
那么具體的目標有這樣幾個:一是國內生產總值要增7%。再像以前那樣,增長到7%以上到8%這個可能性比較小,我們還適當的再減一減速度,減到7%。二是居民消費價格控制在3%左右,這兩項主要目標。價格控制在3%,現在我們的價格只有1%多一點,這個難度不大。但是要想實現今年GDP增長7%,這個是有一定難度的。從1、2、3月份第一季度的情況來看的話,一季度GDP增長7%大概都困難,這是一個要努力才能夠實現的目標。第三個目標就是要新增就業(yè)1千萬人以上,登記失業(yè)率要控制在4.5%以內。這個好像問題不大,因為去年我們新增就業(yè)1300萬,2013年、2012年都是1100萬,1200萬。現在大家聽說那個詞,叫做“劉易斯拐點”,就是人口結構發(fā)生變化,勞動力供給增長速度在下降,人口紅利在消失。所以我們的就業(yè)壓力是越來越小,以后發(fā)愁的就是勞動力不足了,不是勞動力過剩?,F在我們叫做結構性過剩,就是有的崗位,有的行業(yè)勞動力是過剩的,但是有的崗位,有的行業(yè)是已經不足了。那么以后呢,可能會進入全面不足,現在有的人已經在開始在討論,中國也要引進移民了。
前兩天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通過的關于創(chuàng)新型國家的決議,里面就已經提到要探索技術性移民了,就是我們在技術上需要的一些外國人,讓他們移民到中國來,甚至有人在討論,像北京這樣的大城市缺少保姆,是不是可以引進菲律賓的,引進印度尼西亞的保姆,到最后像南方的一些工廠生產線上缺人,是不是可以引進越南的勞工,所以新增就業(yè)1千萬,和登記失業(yè)率4.5%之內這個沒問題。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