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加強對公共權力的制約和監(jiān)督。監(jiān)督是反腐敗的核心工作。現(xiàn)在,我國有六大監(jiān)督體系,即:黨內、人大、政府、政協(xié)、民主黨派、司法、媒體輿論和群眾監(jiān)督等等??墒?,在實際操作中,紙上談兵多,不太管用,眼見我們的監(jiān)督工作陷于尷尬。這種狀況與我國的文化觀念也有著密切關系。
那么,在我國,有沒有過管用的監(jiān)督呢?也不能說沒有。最管用的監(jiān)督,就是頂頭上司的監(jiān)督。可是,這幾年,我們的干部制度改革有一條,提拔干部要聽取群眾意見,這沒有問題,那么,怎么聽取群眾意見呢?通過投票形式,這也是合乎情理的。但是,具體怎么投票,問題來了。比如說選拔省長,組織部門不可能組織全省人民投票,怎么辦?就把投票范圍縮小,縮小到廳局級干部,就是說被選領導的直接管理的下屬成為決定其升遷的投票群眾,這么一搞,就使得領導在心理上有了陰影,對下屬不想像以前那樣嚴格管理、嚴格監(jiān)督了。另一方面,很多領導干部對來自別人的監(jiān)督批評,不管是來自組織、群眾,還是同事的監(jiān)督批評,一概排斥,有誰監(jiān)督我,誰就和我過不去的觀念。中央領導同志多次講過,要懂得一個道理,監(jiān)督的本質是愛護。監(jiān)督也好,批評也好,最大的功效是擋住了犯錯誤的勢頭,使人不再犯新的、更大的錯誤;如果沒有監(jiān)督和批評的話,錯誤越來越遠,將會走到哪里,就難說了。腐敗分子胡長清在被槍斃之前,就講,這些年來,我犯這么多錯誤,沒有哪個領導、哪個組織監(jiān)督我,批評我,如果有的話,我未必會有今天。
第五,加強廉政文化建設。廉政文化建設對反腐敗帶有根本性意義。廉政文化是文化的一個分支,其核心層面是思想、信念、理念。為了把廉政文化建設得更好,行之有效的一個辦法是,進行中外文化比較研究。基于這么一種思路,前陣子,我們研究室?guī)е袊幕膬蓚€具體問題,到歐洲考察想弄清楚兩個問題。一個問題是,下級給上級送錢、送禮成風;再一個問題是,官員包養(yǎng)情人。通過交流對比,收獲很大,這里簡單地說說。
關于下級給上級送錢、送禮成風的問題。我們到法國去,問他們那里的機關干部,想升官,需要給領導送錢、送禮嗎?回答說,不需要。歸納起來看,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制度規(guī)定,沒法送。二是觀念上排斥送錢、送禮。在法國,有一種特殊的文化現(xiàn)象,就是只能給一種人送錢,那就是乞丐,所以,不能隨便給別人送錢,給別人送錢,會被認為是把人家當乞丐看了,是一種人格侮辱。
比照我國,一些官員盯住下屬要錢、要禮,難道是他們真的都需要錢嗎?不盡然??墒?,為什么如此索賄,甚至一個下屬都不放過呢?在這些官員的腦子里面,錢不只是一種直觀可視的物,更是一種文化觀念或說文化符號,是考驗、甄別下屬是否忠于自己的一個籌碼或標準。在我國封建社會,君臣關系,在很大程度上,是靠送錢、送禮維系的。比如說皇帝過生日,大臣不能不送禮,禮越重,表示越忠于皇帝,輕薄了,皇帝自然不高興。同樣,藩屬國一定要給中央王朝進貢,不進貢,就是想反叛,那就要打,打到進貢為止,進貢越多,皇帝越高興,一高興,賞賜的東西比進貢的東西還多。就是說,在這一送一接的過程中,雙方在乎的并不是東西,更在乎的是態(tài)度。送的東西越多,越表示忠誠于對方;賞賜的東西越多,表示恩澤對方的越多。就是說,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有通過送禮來表示政治態(tài)度的觀念。盡管黨執(zhí)政以后,對這樣一種文化觀念不再提倡了,可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這種傳統(tǒng)觀念還是存有。就是說,通常我們會認為,送錢、送禮,表示對我好;我收了你的錢、禮,表示接受了你的好。再有,從腐敗分子個人的思想觀念看,這些人有很強的貪心貪念,只要有機會、有條件,那就是必腐無疑。所以,文化觀念也是根本性的東西。
關于官員包養(yǎng)情人的問題。我們到法國去,問那里的機關人員,你們領導有沒有情人???回答說,我們這么大的國家,哪能沒有情人呢?!于是,我們問,那是怎么發(fā)現(xiàn)的呀?回答說,很簡單,出雙入對,看得見的。我們又問,你們的情人是怎么包的呢?對方乍一聽,搞不大明白。我們解釋說,官員們會給情人吃、穿、房、車嗎,情人會要嗎?回答說,這個沒有。為什么沒有呢?因為在他們的觀念中,這種做法是說不過去的。如果這個女人(情人)向官員伸手要的話,她會認為自己和妓女沒有什么區(qū)別,是在作賤自己;對于官員來說,對方這樣的行為出現(xiàn)一次,就沒有與她進行第二次交往的可能了,因為那里的官員認為,這種動輒索要物件的做法是薄情寡義的表現(xiàn)。在我們的國度里,這簡直是匪夷所思、不可想象的事情。我們搞不清楚,不要錢、不給錢,靠什么維系情人關系?人家說,是靠愛情。如果我們對歐洲真有所研究的話,是會同意這個說法的。
在歐洲歷史上,特別是近代史上,有一個重大歷史變革,就是歐洲文藝復興。歐洲文藝復興最大的成果是人本主義回歸,體現(xiàn)在各個方面,在經(jīng)濟方面,科學技術大發(fā)展,帶動生產(chǎn)力的大發(fā)展;在政治方面,人們的自由意識,權利意識樹立起來;在兩性關系方面,戀愛、婚姻自由、男女平等、互愛的愛情觀深入人心,成為指導兩性關系的重要原則。包括婚外情這一塊,人們特別注重愛情的純凈性,有的為了使得愛情更加純潔,連吃飯都實行AA制。在法國,不管是官還是民,很多都有情人。在公共場合,不帶夫人,帶情人,是可以接納的事,大家見狀,不說什么,彼此一笑,過去了。不像我國,情人和腐敗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最典型的是,2013年法國總統(tǒng)奧朗德來我國訪問,帶的就不是夫人,是女友,因為沒有結婚,就是情人。如果這種事發(fā)生在中國,那不炸了窩才怪呢。在我國的文化背景下,官員、情人、腐敗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如影相隨的。這幾年,我們查處了那么多的腐敗案件,貪官包養(yǎng)情人的情況無一例外。
在我國,官和情人之間完全是一種權色交易關系,很多貪官被狀告,主要是情人反目。那么,為什么這些情人一定要向官要錢、要房、要車,而官又一定要給她呢?對此,我們和辦案的同志交流,辦案同志問那些情人,為什么要向官要那么多錢,回答幾乎是千篇一律,情人理直氣壯地說,不應該嗎?我這么年輕漂亮,和一個老頭在一起,沒名沒份,不給錢,他有良心嗎?那些官說,人家年輕漂亮,和咱們老頭子,這么多年在一起,不容易,不給錢,咱有良心嗎?!其實,這里的“良心”說的就是一種文化觀念上的認知。我國傳統(tǒng)上兩性關系的指導原則,用兩句老話可以點明:一方面是官方講的,三從四德,就是說,男女之間沒有真正的平等關系;另一方面是民間講的,嫁漢嫁漢,穿衣吃飯,就是說,男人不給女人好處,那絕對是不行的。這種傳統(tǒng)文化觀念的入骨入心,使得衍生出的所謂“情人關系”必然要和腐敗相聯(lián)。所以說,反腐敗不能不講文化觀念的改造、改變。
只有通過改造,使落后文化變成先進文化,一方面,才會使得國人的婚姻融入更多、更純的愛情元素;另一方面,才可能逐漸擺脫由所謂的情滋生、演義出的系列腐敗的困擾,進而走向廉潔政府、廉潔社會。
三、黨員干部如何自覺遠離腐敗
怎么才能自覺遠離腐敗呢?根據(jù)我們查辦案件的情況梳理,可以得出以下六點警示。
第一,時刻保持對腐敗的高度警惕。從查辦的案件可以看到,許多人想當一個好干部,一個廉潔的干部,可是,沒有把持住,被人拉下水。權力越大的崗位,越是高危職業(yè),因為這里不僅有主動以權謀私的可能,還有需要處處提防的社會誘惑、陷阱。因此要記住,教訓在眼前,誘惑在身邊,陷阱在腳下,成敗在手中。
第二,始終堅持堅定的理想信念,牢記黨的宗旨,這個總閘門不能動搖。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