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行目標價格改革,這也是國際上通行的辦法,政府頒布一個目標價格,但實際的市場價格,實際市場價格是根據(jù)全球、全國的供求關系形成的均衡價格,比如說棉花的均衡價格,就目前的情況看,在國內大概是13600多塊錢一噸,這跟國際市場價差不多,但是政府對新疆地區(qū),新疆是中國最重要的棉花產區(qū),對那里給出的目標價格是19800元/噸。這中間有600元的差額,農民銷售棉花只能按照市場價格去銷售,中間差的一塊,由政府對他進行補貼。除了新疆以外的地區(qū)補貼的水平就沒有這么高,正是采取這樣一種辦法,實際上使得價格國內的棉花銷售價格是在不斷下降,因為我們前年對新疆地區(qū)的棉花臨時售出價格是20400元,今年定的目標價是19800,而真正形成的市場價格是13600,農民會逐漸按照市場價格去生產。
從目前的情況看,我們也了解到今年各地的棉農,從種植意愿來說,他自己愿意少種一些棉花,去生產別的市場需要的產品,這樣會適當減少無效的供給,保證市場供求的平衡。另一方面,我們國家對一些重要農產品,比如三大谷物,比如棉花、食糖,中國加入WTO以后承諾過對這些產品實行關稅配額的管理制度。很清楚的一條是我承諾的關稅配額之內的進口是低關稅的,超過配額的將實行高關稅。過去有一些地方執(zhí)行得不嚴,客觀上講走私的情況不少,現(xiàn)在從這個角度來講,更加嚴格的落實我們對WTO的承諾,把這些實行關稅配額的產品嚴格的納入正規(guī)渠道來進口,這也對國內的供給不會造成那么大的沖擊。所以,我們將在去年對棉花和東北以及內蒙古大豆實行目標價格的基礎上,進一步去總結經驗,讓市場在價格形成中起主要的作用,這樣給農民傳達一個正確的市場需求的信息,讓農民根據(jù)市場需求來進行生產,逐步的化解這幾年形成的矛盾。
農民日報記者:我有兩個問題請問陳主任?!段募诽貏e提到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在您看來當前農村改革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對于大家都很關心的土地制度改革,涉及征地、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包括宅基地的問題,都與農民的利益息息相關,與城鄉(xiāng)一體化視角下的城鎮(zhèn)化也緊密相連。您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第二,您剛才也提到法治是保障,改革是動力,應該如何理解法治與改革之間的關系?謝謝。
陳錫文:請韓俊副主任解答。
韓俊:去年應該是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農村改革是重頭戲,大家已經注意到,去年一系列的農村改革的舉措,包括試點相繼出臺,一些頂層改革的方案也已經陸續(xù)來發(fā)布。比如說關于引導承包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關于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的試點,特別是大家比較關注的關于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還有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這個試點方案也已經正式在部署,馬上就要推進。還有其他的一些改革,比如一些方案現(xiàn)在可以說頂層設計,陳主任也講到,頂層設計已經基本完成,供銷社的改革、國有林區(qū)和林場的改革等等。2015年已經部署的改革需要把它抓緊落實,督促能夠按照中央的總體部署,包括一些試驗試點,能夠讓它改有所成、改有所進。
一號文件還提出一些新的改革舉措,有的在2015年需要進行頂層設計,有的需要抓緊部署。比如關于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兩權抵押貸款的試點,方案正在討論過程當中。比如關于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文件提出要有指導性的意見。還有關于農墾的改革,文件當中也提到。關于鄉(xiāng)村治理機制完善和創(chuàng)新,特別提到就是要擴大以村民小組作為基本單元的村民自治的試點,也包括開展以農村社區(qū)作為基本單元的村民自治試點。也講到怎么能夠為了解決發(fā)生在農民身邊的腐敗問題,我們需要完善村務監(jiān)督機構的頂層設計,保證農民,特別是在中國最基層,在村級能夠當家作主,真正能夠對村級的負責人實施有效的監(jiān)督等等。也就是說,2015年農村改革的任務非常繁重,根據(jù)中央一號文件的部署,包括農村土地制度的改革試點,農村金融的改革,農村集體產權制度的改革,鄉(xiāng)村治理機制的改革,也包括水利、林業(yè)、農墾等等,這都是重要的一些抓手。
剛才講到現(xiàn)在農村改革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是什么?特別是記者問到土地制度改革有一些什么基本的考慮。中央關于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我們叫做“三塊地”的改革,這個改革試點方案有關部門已經牽頭在落實。首先必須明確的就是關于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還有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還是試點,要在全國范圍之內選擇一些有條件、有基礎的縣級行政單位來承擔改革試點的任務。
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涉及的利益主體非常復雜。坦率的講,現(xiàn)在大家的認識并不一致,有一些方面分歧比較大,有一些問題可能看得還不是很清楚。所以現(xiàn)在為什么要先試點呢,邊試點、邊總結、邊完善、邊推廣。現(xiàn)在這“三塊地”改革的試點任務是到2017年來完成,在2017年年底之前主要是推進搞好改革的試點。農村土地改革現(xiàn)在媒體和社會上都很關心,整個農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中央確立了“三條底線”,就是公有制性質不能改變、耕地紅線不能破、農民權益不能受損。我們確立這三條底線不是說不改革,而是為了更好的改革。比如土地集體所有不能夠改變,因為中國的憲法講的就是中國的土地制度,就是國有和集體所有兩種,改革不能違憲。集體所有制存在一些缺陷,這個制度需要完善。我們現(xiàn)在的改革基本遵循是要落實土地的集體所有權,產權主體要界定清楚,下一步這方面的改革還會進一步深化。在落實土地集體所有權的基礎上,需要穩(wěn)定農民對土地的承包權。因為承包權只有集體的成員才有資格承包,不是誰都有承包權的,承包權一定要穩(wěn)定,這樣才能讓農民吃一顆長效定心丸。在這個基礎上,要放活農村土地的經營權?,F(xiàn)在將農村土地流轉,流轉的是農村土地的經營權,實行三權分置,這也是為了更好的改革。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