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瑾 湖北大學哲學學院副教授、博士
(未經許可,不得復制、印刷、出版,違者負知識產權法律責任)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盧梭的思想。盧梭是近代西方非常著名的思想家。他寫過一本非常著名的書,叫做《愛彌兒》。《愛彌兒》講的是一個完美的人,叫愛彌兒。他身心健康,各方面有很高的天賦,有很好的德性。他在整本書里面講的其實是一個人怎么樣達到道德和品質上的完善?!稅蹚泝骸愤@本書反映了盧梭對社會道德狀況的一個看法。
一、盧梭:道德取決于動機
盧梭認為社會雖然在不斷地進步,但是社會的道德是在不斷退步的。當然盧梭還有一些很好的思想,比如,他認為,道德取決于動機。什么叫做取決于動機?比如,我們想做一件很道德的事情,但是我們沒有做;或者已經著手去做,但是在做的過程中,因為我們的能力不夠,導致結果不太好。盧梭認為不要緊,只要我們的心里面確實出于做道德事情的動機,就是一個有道德的人。相反,即使沒有做不道德的事情,但是只要心里有不道德的念頭也是不對的。
還比如,很多人本來想做一件壞事,但是陰差陽錯這個事情的結果是一件好事,盧梭認為不能只看它的結果,而應該主要看它的動機。這就是盧梭說的道德是一唯動機論。動機是決定是否有道德的唯一的標準。當然他的思想和近代西方功利主義、實用主義是完全不一樣的。近代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強調結果,不強調動機。尤其是在經濟發(fā)展領域中,比如,要提升國家的綜合國力,要提高GDP國民生產總值,這個時候必須看結果,因為這個東西是用結果來衡量的。但是如果評價一個人是否善,是否惡,唯結果論可能就有問題了。
因為人和一般的動物不一樣,人有思想,而且人的思想非常復雜。比如,我們?yōu)槭裁匆龊檬虑槟??是因為我可能確實是出于道德的目的。比如,網(wǎng)上有這樣的一件事情,有一個女孩子經常在街上,給乞討老人錢,而且經常給這個乞討老人買盒飯吃。從結果看,這個女孩真的是很有道德。有這種結果,我們合理的推測她有慈悲的、慈善的愛心。
但是,事實背后的真相如何呢?有人暗訪,發(fā)現(xiàn)這個女孩子每次去給乞討老人喂飯的時候,旁邊都有攝像機,拍她怎么樣去買飯,怎么樣去喂飯,全程都拍下來。拍下來之后,第二天網(wǎng)上就出現(xiàn)這個視頻。我們可以看出,她做好事的目的是為了出名,從動機上來看,她行善的目的不是純粹的可憐這個老人,而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否則為什么每次喂飯、每次給錢都要人拍下來呢?在盧梭看來,這個就是不道德。盧梭的這個唯動機論,對道德的判斷產生了非常巨大的影響。
盧梭為什么要強調動機呢?因為他強調的是人類的自律。所謂自律就是自己給自己定一個法則,然后依據(jù)這個法則去行動。自律和他律很明顯是相對的。什么叫他律?他律是你不做這件事情,或者你必須做這件事情,是因為外在強迫的原因,它不是我們內心的自律,而是畏懼于外在壓力。盧梭認為,自律高于他律。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