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徐瑾:古希臘圣賢之蘇格拉底

摘要:本文通過詳細闡釋蘇格拉底“美德即知識”的哲學(xué)思想、“善生”的人生追求以及“寧愿飲鴆而亡,而不愿茍且存活”的死亡選擇,讓我們在腦海中形成了一個遺世獨立的光輝先哲形象。

徐謹

 徐瑾 湖北大學(xué)哲學(xué)院副教授

(未經(jīng)許可,不得復(fù)制、印刷、出版,違者負知識產(chǎn)權(quán)法律責任)

完整報告:http://416w.cn/2015/0410/809155.shtml

精彩觀點:http://416w.cn/2015/0410/809158.shtml

大家好!我們今天講西方文明,主要講蘇格拉底,古希臘的三圣之一。大家知道,古希臘有三個最偉大的思想家:蘇格拉底、蘇格拉底的弟子伯拉圖以及伯拉圖的弟子亞里士多德。他們不但是古希臘三個最偉大的思想家,也是整個西方文明發(fā)端之前影響最大的思想家。

蘇格拉底出生于公元前469年,卒于公元前399年,活了70歲。在中國古代先秦的時候,孔子活了72歲,他有句話叫做“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蘇格拉底在他70歲的時候本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免予刑法,但是他自己沒有接受,最后甘愿被希臘城邦——雅典判處死刑,所以他在70歲的時候去世了。

一、蘇格拉底的思想   

蘇格拉底的思想主要是對于人自身的強調(diào)。西方文明的人本主義正是起源于蘇格拉底這里。在整個古希臘的過程中間,隨著人文主義的興起,智者學(xué)派逐漸占據(jù)了一個非常大的地位。智者學(xué)派主要探討人的德性,就是要把人的邏各斯所體現(xiàn)的那種理性精神,那種德性體現(xiàn)出來、展現(xiàn)出來,這是智者學(xué)派所要追求的。

但是智者學(xué)派它本身有一個什么問題?智者學(xué)派所追求的東西會慢慢地走向一種論辯術(shù),在語言層面上論證這個好還是不好,包括和對方的論辯、爭論。他們甚至于認為論辯術(shù)是能夠在社會生活中支配別人,是奴役他人的一個手段。結(jié)果我們會看到,這一定會導(dǎo)致相對主義。

在導(dǎo)致相對主義之后,也出現(xiàn)了很多問題。因為論辯,有一句話叫“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哪個是對的?這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于是在這種情況下,蘇格拉底認為這個確實是不好的。他說我們要追求的德性不應(yīng)通過論辯,德性應(yīng)當有一個絕對的、普遍的標準。這個絕對的、普遍的標準,蘇格拉底把它稱為“知識”。他有句話叫做“美德即知識”,他就是反對智者派的觀點。

當然蘇格拉底他認為,價值的標準必須從人的價值主觀的任意性中間超脫出來,而追求某種普遍的、客觀的道德理性。他和智者學(xué)派一樣,他也是要追求一個道德理性的,但是他的這個理性不是那種個人任意式的,標準是不一樣的。他認為善惡、真?zhèn)巍⒄暗炔粌H僅只是人的一種價值判斷,而且其自身應(yīng)當有一種不變的本質(zhì),這種本質(zhì)是超越于人主觀的多元性的,而擁有客觀而普遍的存在。怎么樣把握這種善惡、真?zhèn)巍⒄澳??他認為要通過人的邏各斯,經(jīng)過嚴密的必然的推理,最后得出來對德性的普遍客觀定義。所以他說“美德即知識”,或者“德性即知識”,就是這樣一個原因。

并且他認為把“善生”作為人和社會存在的最高目的。什么叫“善生”呢?就是人的這一生他要追求道德上的良善,也就是我們說的追求美德。人的一生就是為了這個目的,萬物都要向善,并且指出了沒有人是愿意或者說故意為惡的。為什么?因為他作惡的原因要么是無知,要么就是別人強迫。為什么會去作惡?因為他缺乏知識,缺乏關(guān)于德性普遍的、客觀的知識,所以他作惡了。

但是沒有人是愿意作惡的,這是蘇格拉底的一個想法。而且他從這樣一個目的論的世界觀出發(fā),每個人都是以追求美德為這一生的目的,叫目的論的世界觀。強調(diào)的是什么?強調(diào)無知之自覺。什么叫做無知之自覺?講的是你首先要承認你是無知的,你要追求什么?就是要追求有知。追求什么有知?追求關(guān)于美德的知識,從而達到有知。所以應(yīng)該是無知之自覺。

當然這是戴爾菲神廟里的一個故事,就是有人在神廟里面說蘇格拉底是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最聰明的人,蘇格拉底就說這個不對,我怎么能夠是這個樣子呢?他想我一定能夠找到比我更聰明的人,能夠找到關(guān)于美德的知識等等,他就去問別人。但是他發(fā)現(xiàn)每個人都覺得自己什么都知道,但是只有他自己覺得,只有蘇格拉底自己覺得我是沒有知識的,我的知識很缺乏,所以我要不斷地求知。最后他在戴爾菲神廟里得到啟示,為什么說我是最聰明的?因為我是最感覺到自己無知的人,蘇格拉底想通了,其實就是一個最謙虛、最愿意學(xué)習(xí)的人。而這樣的人就是最有智慧的人。因此他說了一句話,認識你自己。美德即知識,這個知識還包括要認識你自己,要認識你自己的長處和短處,要不斷地學(xué)習(xí)。這一點和孔子也是很像的,孔子經(jīng)常講“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rdquo;、“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又說要誨人不倦,要學(xué)而不厭,要不恥下問。這個和蘇格拉底講的是很像的。

蘇格拉底的一生和孔子也很像,都是“述而不作”。他一生就是講,但是他不寫,跟孔子也很像,孔子一生也是,他不斷地跟他的弟子講一些人生的道理,但是他沒有專門的寫書。所以《論語》是他的弟子在孔子去世之后把它寫出來??鬃尤ナ乐?,因為大家都自愿的為孔子守孝三年,孔子雖然不是他們的父親,但是對于老師的尊重也是守孝三年。在這三年的過程中,就把老師孔子跟他們講的這些話一條一條的寫下來,所以就有了《論語》。而蘇格拉底的這些著作,主要是從他的后人,作為他弟子伯拉圖的記述,從這些著作中能夠看出出蘇格拉底的一些思想。

責任編輯:于川校對:總編室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lǐng)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