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國資管理部門或者是國家怎么樣管理國有企業(yè),我認為可以借鑒國外的一些經(jīng)驗,比如說淡馬錫的經(jīng)驗。淡馬錫它是一個新加坡政府獨資的國有企業(yè)。這個企業(yè)它的經(jīng)營業(yè)績非常好,它20年的股東總回報率達到了15%。淡馬錫的成功經(jīng)驗總結為一句話:按照私人企業(yè)來經(jīng)營。我們看一看它怎么樣按照私營企業(yè)來經(jīng)營?首先我們看看它的董事會。它的董事會目前是10人,三名執(zhí)行董事,七名外部董事。它的任期是一到兩年,最長的不超過三年,它是定期更換董事的。董事會定期更換的時候,它自己有一個提名委員會,它自己去提名,去找獨立董事。找來之后,要財政部報總統(tǒng)批準,這是一個政府要管的事情。第二個,董事會年度報告,它每年要向財政部報告上年度經(jīng)營情況和下一年度的計劃。第三,不定期交流。財政部會派人到公司了解情況,對重大問題提出質詢。大家注意,這是質詢,這不是命令。所以在淡馬錫,政府基本上是以股東或者是股東會的這樣一個角色來參與公司治理的。這是一種模式。
另外一種模式是歐洲的模式,這里我介紹法國電力。法國電力是政府控股80%的一家上市公司,這個公司它的董事會由18人組成,它采用三三制。三分之一是來自于政府,或者政府派的董事。三分之一是獨立董事。三分之一是職工代表大會和工會推薦的職工董事。
我們可以把這幾種模式做一個對比,我們可以看到三種不同的政府管理國企的模式。一種是淡馬錫的模式,政府就以股東會的角色來參與公司治理,公司重要的決策都是由董事會來決定的。第二種模式,法國電力模式,它是股東會代表董事的模式,政府不僅以股東會的形式參與公司治理或者以股東的角色參與公司治理,同時它還往董事會里派駐了一部分董事。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