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木:重溫毛澤東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張文木:重溫毛澤東"我們決不當李自成"(7)

今天看來,在滿漢民族矛盾上升、漢民族內部階級矛盾的下降的時期,崇禎提出的安撫為主、“培養(yǎng)元氣”,以求階級合作共同對外的政策,盡管不得已[52],但還是非常英明的。遺憾的是,這一由崇楨主動發(fā)出的與農民軍建立抗清“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正確愿望卻遭到具有濃厚“流寇主義”作風的各路農民軍透支性和破壞性的利用,以致雙方最終走向魚死網破的結局。

蔣介石和毛澤東分別從不同的立場看到了李自成流寇主義作風產生政治危害。蔣介石在《中國之命運》一書中說:“三百年的明室,在李闖張獻忠等流寇與滿族的旗兵,內外交侵之下,竟以覆滅。”[53]毛澤東注意到李自成無原則的“流寇主義”對革命事業(yè)帶來的危害,1929年,他在《關于糾正黨內錯誤思想》中批評一部分同志存在的“招兵買馬”和“招降納叛”的流寇作風,強調說:“歷史上黃巢、李闖式的流寇主義,已為今日環(huán)境所不許可。”[54]

三、經驗與教訓

作為失敗者崇禎的命運是悲劇性的,作為勝利者李自成的命運也是悲劇性的,二者零和式的內耗則成就了滿人入主中原的勃勃雄心。有趣的是,三方的悲喜結局竟在明末甲申年中不期而遇。郭沫若看中了這一年份的特點,他在《甲申三百年祭》中說“甲申年總不失為一個值得紀念的歷史年”[55]。溫故可以知新,時隔60多年后,我們重溫明末甲申年及其前后事件,會在如下三方面有新的體會和新的總結。

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面對風雨中飄搖的明政權,崇禎自我解脫地說:“朕非亡國之君,事事乃亡國之象。”[56]明末“亡國之象”中自然有天的因素,但更有人的責任;在后者中,今天再看,明末農民軍不能認清矛盾的時代變化,在滿漢民族矛盾上升的時候沒有與崇禎捐棄前嫌建立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是導致李自成與崇禎在甲申年雙雙倒在清人腳下的關鍵原因。

有比較意義的是,盡管崇禎和三百年后的蔣介石都主張的“安內方可攘外”,但在崇禎的“內心深處仍是攘外重于安內”[57],而蔣介石則正好相反。在滿漢民族矛盾上升、漢民族內部的階級矛盾下降的時期,與蔣介石比較,崇禎更能從政治的高度,以極寬廣的胸懷看待抗清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問題;只是不逢天時,崇禎面對的是李自成這樣具有濃重“流寇主義”情結的農民武裝,這使他的抗清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政策不可能有任何推進。比較三百年后同期的毛澤東,在國土淪喪、中華民族陷入危機之際,他卻能迅速抓住張學良、楊虎城發(fā)動的“西安事變”造成的歷史機遇,逼使蔣介石與共產黨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在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旗幟下,中國共產黨成為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中流砥柱,黨所領導的人民革命力量在抗日戰(zhàn)爭中得到了空前壯大,成為決定中國政治前途的根本動力。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國主義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的抗日戰(zhàn)爭取得了偉大勝利,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中國人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與此相反,三個世紀前的李自成則因其反復透支性詐用崇禎的階級和解政策,致使雙方愈挫愈奮,內耗日深并最終在“兩者不肯相舍”的廝殺中于明末甲申年(1644年)為清人“得而并禽之”[58]。

1388081124642

鑒于李自成失敗的經驗教訓,在新中國成立的第二年毛澤東即作出“抗美援朝”的決定

責任編輯:葉其英校對:總編室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