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從資產(chǎn)階級改良到社會主義救中國發(fā)展中國的歷史選擇
第二個問題從資產(chǎn)階級改良到社會主義救中國發(fā)展中國的歷史選擇。習近平說一個國家實行什么樣的主義,關(guān)鍵要看這個主義能否解決這個國家面臨的歷史性課題。他還說歷史和現(xiàn)實都告訴我們,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fā)展中國,這是歷史的結(jié)論,人民的選擇。那么中國人從資產(chǎn)階級改良到社會主義救中國發(fā)展中國的選擇,經(jīng)過了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我這講的資產(chǎn)階級改良是一個不好改良,當然洋務運動也是一個改良,他是器物上的改良,后來的戊戌變法是政治上的改良。那么從改良到革命,經(jīng)過了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舊民主主義革命,再到新民主主義階段,這幾個大家都已經(jīng)很熟悉了。
(一)中國是怎樣選擇革命,選擇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我想比較集中的講幾點看法和認識,有針對性的講幾個問題和認識。第一點,中國為什么選擇了革命和社會主義道路?1920年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前夕,在國內(nèi)沒有到法國去的,在國內(nèi)做新民協(xié)會工作的毛澤東,同在法國的蔡和森等新民協(xié)會會員有一些通信,談到了革命問題和建黨的問題。毛澤東有一段話他說俄國式的革命是如何的山窮水盡諸路皆都走不通的一個變計,并不是說有更好的辦法棄而不用,單要采用這個辦法。俄國的革命,毛澤東認為是恐怖的,是無論如何山窮水盡,各條路都走不通的一個變計,這是青年毛澤東說的。這個是選擇了革命的一代人當時真實的感受,中國為什么要選擇俄國式革命的道路,而不采取其他的辦法?我們今天有人對革命說三道四,我想更有說服力的還是經(jīng)歷了革命的那一代人,選擇了革命的那一代人,他們的說法是更有說服力的。
那么毛澤東這段話就是說中國人選擇革命,是在各條路都走不通的情況下選擇的,毛澤東講地走不通的諸路是什么路?是辛亥革命前,那么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包括辛亥革命。那么洋務派搞這個是搞工業(yè),搞軍事,訓練新軍。但結(jié)果呢?清朝軍隊有了洋槍,洋炮,在甲午戰(zhàn)爭照樣一敗涂地,結(jié)果標志著洋務運動破產(chǎn)。資產(chǎn)階級改良的維新運動看到洋務運動的失敗,看到了光是器物上的革新解決不了中國的問題,那么主張要進行政治制度的革新,主張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但是他們是主張不觸動封建專制根本的政治改良。對他們的說法孫中山有一段話講地非常形象,他說滿清政府是一個即將倒塌的房屋,整個結(jié)構(gòu)從根源上徹底的腐朽了,但是有人想要用幾根小柱子斜撐住外墻就可以使那個屋子不倒嗎?這個話很形象。作為一個房子從內(nèi)部腐朽了,你想在外面用幾個小柱子撐住是不可能的,毛澤東把資產(chǎn)階級改良比作一個打補丁的辦法,補上幾個破洞,當然了這些只能歸于失敗。
辛亥革命也是一條走不通的道路,其實在中國選擇革命救國,選擇暴力革命的不是中國共產(chǎn)黨,革命不是中國共產(chǎn)黨發(fā)明的。選擇暴力革命道路是中國的資產(chǎn)階級,是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chǎn)階級革命派,后來資產(chǎn)階級攻擊無產(chǎn)階級,攻擊共產(chǎn)黨說你們搞暴力革命是土匪運動,實際上暴力革命是他們先搞起來的。辛亥革命就是暴力革命,那么孫中山選擇革命,選擇暴力革命這個道路是對的,沒錯。但是他的目標不對,他要建立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他依靠的對象不對,他是依靠的舊軍閥,舊軍隊。因為他自身的這種天然的軟弱,他領導地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極大地推進了社會進步?jīng)]有改變國家和人民的悲慘命運。
那么毛澤東那段話里面講了,沒有更好的辦法又是指什么?辛亥革命失敗以后,中國的先進分子在苦悶當中進行了思考和探索。更帶主義性的思考和探索。有一段時間里面,無政府主義,國家主義,民粹主義,新陳主義,工團主義等等各種主義思潮風起云涌。這些思潮有的只是提出了一個主張,有的也只是進行了很小的嘗試,很快就被時間證明不是什么好的辦法,除了這些之外還在各種思潮當中,教育救國,科技救國,實業(yè)救國,工業(yè)救國等等。這樣的一些救國的主張,應該說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那種社會政治經(jīng)濟制度不進行變革的情況下,都是行不通的,因此也都不是什么好辦法。
那么就是在這樣的一種山窮水盡的情況下,中國的先進分子開始受到社會主義的影響,對社會主義產(chǎn)生興趣。我們都知道在中國最早受到社會主義影響,在中國最早講社會主義的人還不是后來的中國共產(chǎn)黨,而是國民黨的先驅(qū)孫中山,是孫中山在中國最早講社會主義,是孫中山最早把社會主義介紹進來。最早信社會主義是孫中山不是中國共產(chǎn)黨。早在1903年,孫中山說他所知道的社會主義,是他所乃弟所極思不能須臾忘者。是在思考追求,一刻也不能忘的東西,還有一個革命黨的先驅(qū)叫做朱執(zhí)信,這個人后來被孫中山稱為革命圣人,他在自己的著作里面,最早摘譯了《共產(chǎn)黨宣言》的一些段落。但是孫中山終究沒有成為一個社會主義者,我想孫中山如果再活幾年,活到大革命成功的話,他可能會轉(zhuǎn)變成一個社會主義者,這是一個假設。他沒有成為一個社會主義者,但他始終沒有拋棄社會主義的思想,在他的新三民主義里面,是柔進了社會主義的因素,他甚至認為民族主義就是社會主義,他到晚年還認為,不是三民主義嗎?民族主義作為社會主義,當然他對社會主義的理解是片面的,不全面的,很可惜孫中山這個人如果再活幾年,他會和共產(chǎn)黨走在一起。
我前面講了在中國選擇暴力革命是中國的資產(chǎn)階級,那么后來成為共產(chǎn)黨人的這些人,并不存在選擇暴力革命的問題,因為孫中山都已經(jīng)做了,他要選擇的是什么呢?選擇的是暴力革命的目標,革命依靠誰?怎么樣進行革命?后來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要有所選擇的話,他不是徘徊在是選不選擇暴力革命的問題上,而是怎么樣進行暴力革命。那么李大釗,陳獨秀和毛澤東選擇十月革命的道路,都是在被各種主義反復比較了以后,有的是進行親身嘗試以后,做出歷史選擇。李大釗最早在中國宣傳馬列主義的人,他也走了一段彎路,他也曾經(jīng)向西方國家尋求真理,想到用資本主義的東西救中國,毛澤東也嘗試過無政府主義。就是十月革命的道路,都是暴力革命,但是比較起來性質(zhì)不一樣,革命的目標,革命的依靠對象,革命的道路有著根本的不同。
習近平同志在十八大后講到社會主義是人民和歷史的選擇,是非??茖W的。像陳獨秀,李大釗和毛澤東,他們的選擇代表了人民的選擇。李大釗在建黨前夕,五四運動當中,俄國十月革命時寫過一篇文章,叫《庶人的勝利》。這篇文章里面反映出他是從十月革命看到了人民的力量,他認為十月革命的勝利是庶民的勝利,老百姓的勝利,是俄國老百姓的選擇,因此他們選擇用十月革命的辦法來解決中國的問題,是代表了中國人民的選擇。
我們說社會主義是人民的選擇,還有一個生動的例子,1932年底,在上海有一個東方雜志,這個雜志辦的時間很長,它是一個新的文化人辦的雜志,1932年底《東方雜志》搞了一次征文,征文的題目是《心中的夢想》,很多作家詩人藝術(shù)家都應征寫文章。那么詩人柳亞子在征文當中寫到:我夢想的未來世界是一個社會主義的大同世界。女作家謝冰瑩在征文當中寫到:我夢見一個沒有國界,沒有民族,沒有階級壓迫的大眾世界,共同生產(chǎn),共同消費的社會主義國家。大學教授鄭振鐸在他的征文里面講:我們將建設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這是30年代,1932年,這些人物當時就不是社會主義者,最多是民主主義者,他們對社會主義的夢想應該是非常具有代表性。
那么到了現(xiàn)在我們的一些人,對革命,對社會主義的自信,連30年代民主主義的一些知識分子都不如。特別寶貴的是選擇了社會主義的中國先進分子,同時開始了如何搞社會主義的思考。在建黨之初,李大釗就指出來,他說社會主義原則是能夠運用著實際,但是當他成為一種實際運動時,會因為具體環(huán)境的變化而發(fā)生變化。社會主義制度將是共性和特性相結(jié)合的一種制度,中國將來的社會主義會有自己的特性。這是在建黨之初李大釗說的,中國將來的社會主義有自己的特性。那么這個是中國人自己對中國未來社會主義的預測和設計,可以說中國人一開始就選擇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十八大報告有一個很重要的論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黨建黨90多年來積累的一個認識成果和探索成果,歷史性成就,并不是在三中全會以后才有的東西。我剛剛引用了李大釗的這個話印證了這個思想。建黨90多年來我們探索的歷史性的成果,但是正確的選擇不是一次能夠完成的,不是一勞永逸的,面對歷史條件和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我們在實踐當中難免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曲折,這樣需要我們不斷的反復做出選擇。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人們艱苦奮斗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新民主主義的新中國。
新中國成立以后面臨了一個問題,我們建立的新中國是新民主主義的中國,還處在新民主主義階段。那么新民主主義的中國建立以后,我們是長期停留在新民主主義階段,還是迅速過渡到了社會主義?這是我們當時黨內(nèi)一個需要抉擇的問題,但是我們選擇了后者,迅速過渡到了社會主義,在很短的時間里面,從1953年到1956年領導完成了社會主義的改造,在全國建立起了社會主義制度,為什么在當時做出這樣的一種選擇?當時最早的設計,新中國成立以后,這個新民主主義階段要經(jīng)過一個比較長的階段,但是我們只搞了幾年,就結(jié)束了新民主主義,進入了社會主義。
為什么要做出這的選擇?一個是當時的社會主義的大勢所趨,二戰(zhàn)以后,蘇聯(lián)建立起了社會主義制度之后,東歐國家一邊倒,都建立起了社會主義。國內(nèi)是什么樣的歷史條件呢?當時新中國成立以后,廣大的城市貧民,他沒有生產(chǎn)資料,缺乏生產(chǎn)資料。廣大的農(nóng)村里面缺乏生產(chǎn)條件,解決不了他們的問題,所以只能走社會主義集體化的道路。至于后來的社會主義改造雖然出現(xiàn)了一些過快過急的問題,但究竟還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適應了人民的需求,適應歷史的需要。到了50年代中期,蘇聯(lián)社會主義的嚴重弊端明顯的顯露出來以后,我們實際是由蘇聯(lián)模式牽著鼻子走,還是以蘇聯(lián)為借鑒,獨立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我們又面臨一次選擇。1953年我們過渡到社會主義以后,沒有別的現(xiàn)成的經(jīng)驗可以借鑒,只有蘇聯(lián)的經(jīng)驗可以借鑒。那么我們在一段時間里面,就照搬了蘇聯(lián)社會主義的一些做法。
那么到了50年代中期以后,這個問題的弊端就暴露出來,我們是繼續(xù)被蘇聯(lián)牽著鼻子走還是獨立的探索自己的道路?我們又面臨一次歷史性的選擇。當領導人民選擇了后者,就是獨立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選擇,他開創(chuàng)了全國建設社會主義的歷史時期。這一次選擇我覺得是非常重要的,剛剛講到我們1956年探索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開創(chuàng)了10年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歷史時期,更重要的是黨和人民擺脫了國際教條主義的束縛,開始完全獨立自主地處理社會主義建設的問題。
最重要在這里,擺脫了蘇聯(lián)的束縛,擺脫了傳統(tǒng)社會主義模式的束縛,擺脫了國際教條主義的束縛,從那個時候開始,中國共產(chǎn)黨開始獨立的處理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問題,它的影響是深遠的。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如果當時我們不那樣做,隨大流,像東歐一些國家一樣一直跟著蘇聯(lián)走,我們到了上個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們會是什么局面?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就倒下去了。正因為在50年代中期,我們擺脫了蘇聯(lián)模式的束縛,我們走自己的路,盡管我們后面走錯了,走的不對,但是畢竟我們在獨立自主的處理我們自己的問題,我們不跟著別人走了,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如果我們也像東歐的一些國家一樣,跟著他走。那么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恐怕我們也像多個國家一樣了。
那么從上個世紀50年代后期開始,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陷入了迷途,特別是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對社會主義的認識,嚴重的偏離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脫離了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軌道,中國社會主義事業(yè)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同時國際社會主義運動也是危機四伏,這樣文化大革命結(jié)束以后,中國面臨著一個向何處去的問題,是繼續(xù)沿著老路走下去,還是走西化的路,還是另外開辟出一條新路出來,這樣一個歷史性的選擇。
那么經(jīng)過短暫的徘徊之后,所謂的短暫的徘徊就是指1979年打倒四人幫以后,到三中全會這兩年徘徊的歷史時期,我們在黨史上面叫做短暫徘徊。那么經(jīng)過短暫的徘徊之后,我們做出了回答,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將工作中心轉(zhuǎn)移到經(jīng)濟建設上來,實現(xiàn)改革開放的偉大精神,到1982年黨的十二大,總結(jié)了在撥亂反正和改革開放實踐中形成了新的思想認識,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主題,從此中國走上了一條嶄新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路。
為什么說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歷史的選擇,也是人民選擇呢?我們回顧一下1978年冬天,幾乎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實現(xiàn)偉大歷史轉(zhuǎn)折的同時,中國的農(nóng)民為吃飽肚子就自發(fā)的開始改變農(nóng)村生產(chǎn)關(guān)系,促進農(nóng)村生產(chǎn)力發(fā)展的改造,幾乎是與三中全會同步,中國農(nóng)民也走上了這條改革開放的道路。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說起改革開放,我們國家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三步走的目標,第一步是解決人民的溫飽,我們看世界上哪個國家現(xiàn)代化是從解決溫飽開始的,只有中國,中國是從解決人民的溫飽開始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的,我們的起點就是這樣,這個是中國的國情決定的。
鄧小平同志提出促進改革開放主要的因素就是改變?nèi)嗣竦呢毨睿@樣一個迫切的愿望。他多次動情地說,不能讓我們的人民這么的的貧窮下去了,在后來的推進改革開放當中,他提出要以人民答應不答應,高興不高興,擁護不擁護作為制定政策和決策工作的出發(fā)點。那么這個之后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和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黨和人民繼續(xù)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是一如既往地堅持高度尊重人民的意愿和要求,以人民的選擇為選擇。
我們回顧了一下從中國的先進分子,選擇社會主義救中國,到今天黨領導人民選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中國的歷程,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人民90多年奮斗創(chuàng)造積累的根本成就,是改革開放30多年實踐的根本總結(jié),迎接著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根本的夢想,也體現(xiàn)了近代以來人類對社會主義的美好崇敬和不懈探索,這個話也是習近平總書記的話。這是我講的第二個問題的第一點認識,中國是怎樣選擇革命,選擇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