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太極思維是體現(xiàn)了一個“和”字,這個“和”字應該是代表了我們國學的精神。從去年開始我們黨中央提出了和諧社會深得民心,就是因為這講了中國文化一個最核心的問題。“和”實際上分出很多和,有太和、中和、合和、保和、異和。大家都去過故宮,故宮中軸線上前三殿、后三宮,前三殿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后三宮是乾清宮(乾卦)、坤寧宮(坤卦)、交泰殿(泰卦)。這幾個“和”字之間究竟什么關系呢?
“太和”是一個終極目標、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后面這些“和”是實現(xiàn)“太和”的方法和途徑。比如說要中和的方法,原全國政協(xié)主席李瑞環(huán)說了“若要公道,打個顛倒”八個字,按照這個方法來做就可以達到中和,這八個字實際上是從孔夫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延伸而來的,你經(jīng)常把自己放到別人的位置上,顛倒去想就能達到中和。我們在做管理上,很多人就缺乏這種思維,據(jù)說中國最早的一批MBA學員現(xiàn)在大多改行了,只有幾個人在做職業(yè)經(jīng)理人,很少有做老板的,很可能是他完全學了西方的MBA課程不懂得中和,于是就沒有那種管理的智慧了。所以好多管理的問題不是一些數(shù)學問題,他要憑一種智慧,要走中道,中國人就善于走“中和”。
合和更重要,因為管理者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問題,比如說他和被管理者的關系問題、正手和副手之間的關系問題,上下之間、左右之間,還有企業(yè)跟客戶之間等等都涉及到這個問題。合和的重點在于怎么達到“和”,當然我們也是有方法的,不要以為學《周易》等國學都是講一些大道理沒有方法,它也是有一些具體的方法可以操作,怎么操作才能達到和呢?至少要做到以下三點:一要識人。這一點非常重要,識人就是了解別人,當然了解別人也包括了解自己,最重要是了解自己。怎么識人呢?就用《周易》的五行八卦來識人,就是采用四象的方法,對人進行潛意識層面的測試,測試出人的五行特征,把人分成木、火、土、金、水五類。潛意識就是在放松入靜的狀態(tài)下,然后問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往往是一些圖像,這個時候的回答是人的真實反應,可以用這個結果來真正的識人,識了人之后知道對方是什么人格、屬性,就可以跟他進行配合搭配了。五行當中沒有什么好還是不好,關鍵在于搭配、組合。二要誠心實意贊美人。這也有小技巧,好多人都覺得對方不如自己,是用一種挑剔的眼光來看對方,如果我們反過來想一想,就是把自己當作別人,把別人當作自己,你就會發(fā)現(xiàn)對方的一些優(yōu)點,這樣不僅能做到中和而且能做到合和。我們可以做這樣的一些測試,比如說你覺得你的副手或者客戶跟你難以溝通,難以合和,這個時候你可以靜下心來,寫出對方的十條優(yōu)點,這樣寫出來之后你就肯定能跟他合和。好多家長跟子女關系非常緊張,大多是因為在家長的眼里孩子沒有優(yōu)點,我曾經(jīng)問過一個家長能不能寫出他孩子的十條優(yōu)點,他竟然說我那個孩子有什么優(yōu)點,你看他既不聽話又老玩電腦。他沒有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可是后來當他誠心實意地用了這個方法寫出兒子的十條優(yōu)點之后,在跟兒子溝通的時候這個兒子感動得流淚了,你發(fā)現(xiàn)了他的優(yōu)點,還要誠心實意地去贊美他、夸獎他,這樣就容易達到合和。當然贊美別人也不要輕易說“但是”,贊美別人說“但是”還不如不贊美別人,把人捧得高高的一個“但是”就摔下來。一定要注意這個小技巧,我們在贊美別人的時候不要隨便說“但是”。三要溝通。矛盾的98%在于誤會,誤會的98%就是不溝通,很多問題沒有什么大是大非,就在于要溝通?!吨芤住防锩嬗袀€泰卦,跟泰卦相反的上面是乾、下面是坤的否卦,泰卦溝通,否卦不溝通。泰卦是為陽、為天、為男人,陽氣是上升的,陰氣是下降的,所以這叫溝通。否卦是陰氣上升陽氣下降,沒有溝通就堵塞住了,所以叫“否”。所以溝通就是泰卦,溝通就能達到合和。我們按照這三點來,首先識別別人,然后誠心實意去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贊美別人,然后再跟他溝通,絕對能做到合和。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