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9年魯爾礦工的罷工[428]
馬克思 恩格斯/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
德國礦工的罷工對我們說來是一件大事。像憲章運動時期英國礦工那樣,德國煤礦工人也最后進入運動,而這就是他們的第一步。運動是在威斯特伐里亞煤礦區(qū)的北部開始的,——在這個地區(qū)每年可以采煤4500萬噸,而開采的地區(qū)甚至還不到一半,因為那里的煤要從500碼的深處采出。這個地區(qū)的礦工過去一直是善良的臣民,愛國、聽話,而且信教;他們?yōu)榈谄哕娸斔土藰O好的步兵(我很了解他們,我生長的城市只在這個煤礦區(qū)南面六七英里)?,F(xiàn)在他們由于當?shù)刭Y本家的欺壓而憤慨到了極點。在礦場——差不多全是股份企業(yè)——支付大量股息的同時,工人的實際工資卻不斷下降??墒牵x周工資仍保持在原有水平上,有時甚至好像還有所提高,因為工人被迫加班工作很多時間:每班連續(xù)工作不是8小時,而是12—16小時,等于每周做9到12班。廣泛開設(shè)雇主店鋪[truck-shops],冒充“合作”商店。在計算采煤量時工人通常要受騙;整車整車的煤都被認為裝的是劣質(zhì)煤或分量裝得不夠而報廢。從去年冬天開始,工人一再警告說,如果情況不改善,他們就要宣布罷工。但是一切仍然如故,他們終于罷工了,而他們要這樣做是預先警告過的;礦主撒謊否定這一事實。一星期以后有7萬人罷工。雇主不得不出錢支持罷工,因為他們每月只給工人發(fā)一次工資,他們手里總是控制一個月的工資,現(xiàn)在他們必須把這一個月的工資發(fā)給罷工者。這樣一來,雇主們就落進了自己設(shè)下的網(wǎng)羅。后來工人派了一個有名的代表團去見皇帝[注:威廉二世。——編者注]——這是個虛榮、自負的紈袴小兒,——他接見了代表團,威脅說:如果他們轉(zhuǎn)向社會民主黨方面,并使當局蒙受恥辱,他就要下令毫不留情地把他們槍斃。[429](實際上在波洪已經(jīng)這樣試辦了,那里有一個中尉,一個十九歲的小子,命令他的士兵向罷工者開槍,但大多數(shù)都是朝天打的。)然而整個帝國還是為這些罷工者所震驚。派到罷工區(qū)去的有一個軍區(qū)司令[注:阿耳貝迪耳。——編者注],還有內(nèi)務大臣[注:黑爾富特。——編者注];為了說服礦主讓步用盡了一切辦法。皇帝甚至建議他們慷慨一些,并在內(nèi)閣中聲言:“我的士兵駐在那里是為了維持秩序,而不是為了保證礦主得到大量利潤”。
由于自由主義反對派(他們在國會里的席位一個接一個地失掉,因為工人都轉(zhuǎn)到我們這邊來了)的干預,取得了妥協(xié),礦工也復工了。但他們剛剛開工,雇主就食言了:開除了幾個為首的人(他們原來是答應不這樣做的),不顧講定了的條件,不經(jīng)工人同意就加班加點,等等。罷工再起的危險出現(xiàn)了。沖突還沒有解決,但是我確信被嚇壞了的政府定會迫使雇主讓步,至少是暫時讓步。后來罷工擴展到二號和三號煤礦區(qū)。這個地區(qū)暫時還沒有被“社會主義傳染病”侵入,因為凡是到那里去進行鼓動的人,一旦落入法網(wǎng),在德國其他任何地方可能只蹲幾個月監(jiān)獄,在這里就要蹲幾年。政府的確對工人做了讓步,但這是否就夠了呢,將來自有分曉。學習威斯特伐里亞礦工榜樣的有薩克森煤礦區(qū)的工人,還有更東一些的兩個西里西亞煤礦區(qū)的工人。可見,最近三星期在德國至少有12萬煤礦工人罷工。受他們“傳染”的有比利時和波希米亞的礦工,而在德國,那些早在今年春天就已經(jīng)在醞釀罷工的工業(yè)部門,都已經(jīng)停工了。[430]這樣一來,毫無疑問,德國煤礦工人是同自己的兄弟聯(lián)合在一起進行反對資本的斗爭的;這對我們的隊伍是一個重要的增援,因為他們都是些出色的人,而且差不多都服過兵役。他們對皇帝和神甫的信念動搖了。所以,任何一個政府,不管它做了些什么,如果不觸動資本主義制度,就不可能滿足工人的要求。德國政府是既不可能,甚至也不愿意做這種嘗試。在德國,政府是第一次被迫做出一副對罷工采取不偏不倚的立場的樣子。因此,它就永遠失去了自己在這方面的貞操。威廉也好,俾斯麥也好,都不得不在十幾萬罷工工人的大軍面前低下頭來。單單這一點就已經(jīng)是一個了不起的成績了。
寫于1889年5月底
載于1889年6月“工人領(lǐng)袖”雜志第1卷第5期
原文是英文
俄文譯自“工人領(lǐng)袖”雜志
俄譯文第一次發(fā)表于1960年“蘇共歷史問題”雜志第6期
注釋:
[428]本文是恩格斯寫給“工人領(lǐng)袖”雜志編輯詹姆斯·凱爾·哈第的信,曾經(jīng)發(fā)表在該雜志“礦工簡訊”欄中,沒有加標題。
魯爾的德國礦工罷工是十九世紀末德國工人運動最重大事件之一,罷工于1889年5月4日在格耳晉基爾恒礦區(qū)開始,之后席卷了整個多特蒙特區(qū)。在罷工規(guī)模最大的時期,參加者達9萬人。一部分罷工者是受社會民主黨人影響的。罷工者的主要要求是:提高工資;將工作日縮短為8小時,包括上下井的時間在內(nèi);承認工人委員會。罷工的規(guī)模使得政府機關(guān)害怕起來,在它們的影響下企業(yè)主們答應滿足工人的某些要求,于是在5月中部分地復工了。但是由于礦主們違背了自己的諾言,所以礦工代表會議于5月24日作出繼續(xù)罷工的決定。一方面受到鎮(zhèn)壓措施的壓力,另方面由于礦主們作出了新的諾許,罷工才不得不于6月初停止。工人的要求只是在很小程度上得到了實現(xiàn),但是罷工使礦工的階級覺悟和組織性得到了提高,使社會民主黨的作用得到了增強。這次罷工對德國工人運動以后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重大的影響。
“工人領(lǐng)袖”(《The Labour Leader》)是從1887年起出版的一家英國月刊,最初刊名是“礦工”(《Miner》),從1889年起改用本名稱,是蘇格蘭工黨的機關(guān)刊物;從1893年起是獨立工黨的機關(guān)刊物。從1894年起改為周刊。在1904年以前,該刊的編輯是詹姆斯·凱爾·哈第。——第432頁。
[429]罷工礦工三人代表團是經(jīng)帝國國會某些自由派議員的努力而組成的,這些議員力圖不讓社會民主黨對煤礦工人的影響增加,利用了部分礦工政治覺悟程度不夠這一點組成了代表團。代表團于5月14日為威廉二世所接見。——第433頁。
[430]1889年5月中礦工罷工運動擴展到上西里西亞和下西里西亞,在這里罷工席卷了大部分礦井(2萬人),從5月14日一直繼續(xù)到24日;這次罷工運動還擴展到了薩克森,在這段期間當?shù)赜?萬人罷工。在薩爾區(qū),某些礦井的礦工罷工開始于5月14—16日,5月23日罷工人數(shù)就達12000;烏爾姆礦區(qū)礦工的罷工開始得更早,罷工的約有8000人。到5月31日才復工。1889年5月24日在捷克的克拉德諾區(qū)也發(fā)生了礦工大罷工。
5月底在德國不同城市和地區(qū)發(fā)生了要求提高工資,有時也要求縮短工作日的罷工。例如,在柏林5月25日約有2萬泥瓦匠罷工;在弗萊因瓦爾德有鐵路員工的罷工,在施特廷和科尼斯堡有彩畫匠和木匠的罷工,等等。——第434頁。
出處: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