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士坦丁堡的亂子?!聡恼谢晷g?!A算[74]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君士坦丁堡的亂子?!聡恼谢晷g?!A算[74]

君士坦丁堡的亂子。——德國的招魂術。——預算[74]  

 

 馬克思/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 

 1853年4月22日星期五于倫敦

據(jù)電訊,本月12日在君士坦丁堡及其近郊發(fā)生了很大的亂子;有15個基督徒被一群狂熱的土耳其人打死或打傷了。

“在武裝力量的幫助下,秩序很快就恢復了。”

另一條來自哥本哈根的消息說,下院否決了關于新的丹麥王位繼承制度的內(nèi)閣咨文。我們應當把這一舉動看做是俄國外交的嚴重挫折,因為咨文是根據(jù)倫敦議定書的精神維護俄國利益的,該議定書承認,俄國是丹麥王國的無可爭辯的繼承人[75]。

來自海牙的消息告訴我們,像兩年前在英國由于“天主教的進攻”[76]而引起的那種激憤情緒,現(xiàn)在在尼德蘭已經(jīng)開始產(chǎn)生,并導致了極端新教派內(nèi)閣的建立。關于德國(或者更確切些說,關于德國的先前名叫帝國的那一部分),應當說,在表明資產(chǎn)階級有教養(yǎng)人士中間占統(tǒng)治地位的思潮方面,再沒有什么東西比“法蘭克福報”[77]編者4月20日的聲明更精彩了。為了使貴報讀者引以為訓,現(xiàn)在我把這個聲明的譯文轉錄如下:

“每一班郵件都給我們送來關于招魂術(Tisch-Rücken)[78]的消息,消息之多,是從尼古勞斯·貝克爾的不朽的‘萊茵河之歌’出現(xiàn)以來,以及從1848年3月革命的最初日子以來所未有的。這些消息比任何政治議論都更好地說明,我們重新生活在一個多么無風波和無惡念的時代。但是,不管這些消息多么令人欣慰,遺憾的是,我們今后不能給以應有的注意,因為我們擔心,這些消息完全有可能使讀者諸君以及我們自己負擔過重,并且最終占滿本報所有各欄的篇幅。”

“一個英國人”[注:阿·理查茲。——編者注]就不久前發(fā)生的科蘇特案件[注:見本卷第96—98頁。——編者注]寫了一封信給“泰晤士報”編輯部和帕麥斯頓勛爵,他在信的結尾寫道:

“當聯(lián)合內(nèi)閣就要到它的父親們,或叔伯們,或老祖宗們那里去的時候,我們要婉轉地向勛爵閣下暗示一下最新版的約·密勒。當然,我們完全不是想再聽到‘約’這個名字。‘帕麥斯頓’——這就是將要出現(xiàn)的名字。這個名字長了一點,這不好。然而,我們相信,按照盎格魯撒克遜的形式改稱‘帕姆’[《Pam》]就比較合適了。它在散文和詩中可以同《sham》〔“恥辱”〕、《flam》〔“謊言”〕、《cram》〔“欺騙”〕等字押韻。”

我在星期二寫的那篇文章[注:見本卷第65—71頁。——編者注]中,向諸君簡略地評述了一下格萊斯頓的預算。現(xiàn)在在我面前已經(jīng)有了一本共計50頁的in  folio〔對開〕官方出版物,標題是:“財政大臣即將提出的決議案”和“決議案的說明”。但是,我只打算談談預算草案果真成為大不列顛的法律以后可能引起外國讀者的興趣的細目。

最重要的是有關關稅的決議案。建議取消123種次要商品的關稅,這些關稅每年的收入約達55000英鎊;這里包括各種(有4種除外)用來制造家具的木料以及梁柱、門窗和磚瓦。擬降低關稅的項目有:第一,茶葉,1854年4月5日以前從2先令2+(1/4),辨士降低到1先令10辨士。第二,12種食品?,F(xiàn)行的杏仁稅擬降低到每公擔2先令2辨士;干酪——從每公擔5先令降低到2先令6辨士;可可——從每磅2辨士降低到1辨士;核桃——從每普式耳2先令降低到1先令;蛋類——從每百枚10辨士降低到4辨士;桔子和檸檬——每普式耳降低到8辨士;黃油——從每公擔10先令降低到5先令;葡萄干——從每公擔15先令9辨士降低到10先令;蘋果——從每普式耳2先令降低到3辨士。所有這些商品的稅收目前共計262000英鎊。第三,預定還要降低133種食品的關稅,這些食品的稅收共計7萬英鎊。此外,簡化了許多商品的課稅方法,抽稅將有一定的數(shù)量,而不是ad  valorem〔抽從價稅〕。

在消費稅方面,正如我已經(jīng)指出的,要取消肥皂稅,提高啤酒場主、茶商、咖啡商、煙草商和肥皂場主的特許稅稅率。

在印花稅方面,除了降低律師執(zhí)照稅和廣告稅以外,還要降低人壽保險稅、單據(jù)印花稅、學徒合同稅和出租馬車稅。

在直接稅方面,要降低男仆稅、私人馬車稅、馬稅、波尼馬稅和犬稅,田賦贖金減付17.5%。

根據(jù)郵政主管機關的意見,擬降低寄往各殖民地的郵件的印花稅,辦法是施行6辨士的單一稅率。

預算值得注意的一個總的特點是下面這種情況,即它的大部分項目都是聯(lián)合政府在議會的這次會議過程中進行絕望反抗沒有效果而不得不接受的。

格萊斯頓先生現(xiàn)在建議把遺產(chǎn)稅推廣到不動產(chǎn)上;然而,就在3月1日他還反對威廉斯先生所提出的關于不動產(chǎn)也應當“像動產(chǎn)一樣征收同樣的遺產(chǎn)稅和遺囑驗認稅”的建議。格萊斯頓就像托利黨人的報紙目前所做的那樣,聲稱這只是表面上的優(yōu)惠,這種優(yōu)惠已被純粹由不動產(chǎn)擔負的其他稅收抵銷了。就在3月1日那天(這也是無可爭辯的),威廉斯先生威脅格萊斯頓先生說:“如果他在這個問題上不讓步的話,他將被迪斯累里先生取代。”

格萊斯頓先生現(xiàn)在建議取消或降低大約268種次要商品的保護關稅。但是,3月3日他還反對過休謨先生所提出的“關于立即取消大約285種商品的純粹保護關稅”的建議。下面這一點也是無可爭辯的,即迪斯累里先生曾在當天聲明:

“我們不能死抓住保護關稅制度的片斷和破爛不放。”

格萊斯頓先生現(xiàn)在建議把廣告稅削減一半,但是,僅僅在他提出自己的預算的四天之前,他就曾反對過米爾納·基卜生先生關于取消這種稅的建議。誠然,下院表決的結果,他遭到了失敗。

把聯(lián)合內(nèi)閣向曼徹斯特學派所作的讓步一一列舉下去是非常容易的事情。這些讓步究竟說明什么問題呢?這些讓步說明:工業(yè)資產(chǎn)階級,無論它在議院中的力量怎樣微弱,仍然是時局的真正主人。任何政府,輝格黨政府也好,托利黨政府或聯(lián)合政府也好,只有按照資產(chǎn)階級的意圖,為資產(chǎn)階級做好事先的工作,才能保持住政權,才能把資產(chǎn)階級排擠在政權之外。只要追溯一下1825年以來的不列顛立法,大家就會發(fā)現(xiàn),只是在財政方面以對資產(chǎn)階級一貫讓步為代價,才在政治方面抗住了資產(chǎn)階級。寡頭政治無論如何都不能理解下面這一簡單事實:政治權力只是經(jīng)濟權力的產(chǎn)物;使寡頭政治讓出經(jīng)濟權力的那個階級必然也會爭得政治權力。當路易十四在柯爾培爾幫助之下親自頒布對手工工場主有利的法律的時候,他只是準備了1789年的革命,而回答他的《l’état,c’estmoi》〔“朕即國家”〕這句名言的,是西哀士的話:《le  tiers  état  esttout》〔“第三等級就是一切”〕[79]。

預算的另一個非常突出的特點是:精確地抄襲了迪斯累里先生“這位輕舉妄動的冒險家”的政策。迪斯累里在議會里大膽斷言:自由貿(mào)易經(jīng)濟制度的必然結果是財政革命,也就是用直接稅來逐步代替間接稅。事實上,格萊斯頓先生所建議的是什么東西呢?他加強和擴大直接稅制度,以便削弱和縮小間接稅制度。

一方面,他建議,在7年內(nèi)保持所得稅,不去觸動它。他把這種稅擴大到全國,即擴大到愛爾蘭人身上。他仿照迪斯累里先生的做法,把這種稅擴大到整個社會集團——收入為100至150英鎊的人身上。他部分地采納了迪斯累里先生所提議的增加房屋稅的辦法,以變相的許可證稅的名義來增加房屋稅,并且根據(jù)住宅面積的大小按比例地增加這些許可證稅的稅率。最后,他把直接稅增加了200萬英鎊,辦法是使遺產(chǎn)稅也適用于不動產(chǎn),這也是迪斯累里先生曾經(jīng)允諾過的辦法。

另一方面,他又對間接稅的兩種形式——關稅和消費稅進攻,在關稅方面,他采納了迪斯累里的降低茶葉稅的建議,并取消、降低或簡化268種商品的稅收。在消費稅方面,他完全取消了肥皂稅。

格萊斯頓的預算和前任大臣的預算之間的唯一差別是,迪斯累里是作者,而格萊斯頓僅僅是抄襲者;迪斯累里取消消費稅和其他的捐稅是為了土地占有者的利益[land-interest],而格萊斯頓取消這些稅則是為了城市資產(chǎn)階級的利益[towm-interest];迪斯累里雖然宣布了原則,但由于他的特殊地位,不得不在實踐上歪曲這一原則。而格萊斯頓雖然反對這項原則,但由于他所參加的那個內(nèi)閣的聯(lián)合性質(zhì),就有可能通過一系列的妥協(xié)辦法,把這個原則的細節(jié)一一付諸實施。

聯(lián)合內(nèi)閣的預算可能會有怎樣的前途呢?各有關黨派會對它采取什么樣的態(tài)度呢?

一般說來,至少會有3個問題可能引起劇烈的斗爭,這就是所得稅問題、遺產(chǎn)稅問題和愛爾蘭問題。

曼徹斯特學派曾經(jīng)提出過莊嚴的諾言,表示要反對延長征稅目前所得稅的任何做法,因為這種所得稅是“可怕的不平等”的化身。印刷所廣場[80]的預言家,“泰晤士報”,10年來就大聲疾呼地反對過這種“荒謬絕倫的不公正現(xiàn)象”,大不列顛的輿論一般都反對不分收入的種類而劃一抽稅的制度,并堅決譴責這種制度。但是,正是在這唯一的問題上格萊斯頓先生拒絕作任何妥協(xié)。由于迪斯累里先生在他自己當財政大臣的時候,曾建議修改所得稅,把非固定收入和固定收入?yún)^(qū)別開來,前者每英鎊征5辨士的稅,后者每英鎊征7辨士的稅,所以看起來所得稅似乎成了一個把保守黨人、曼徹斯特學派和“泰晤士報”所代表的“社會輿論”組成統(tǒng)一反對派的聯(lián)系環(huán)節(jié)。

但是,曼徹斯特派是否履行了自己的莊嚴諾言呢?這是很有問題的。他們一向都遵循著把原則放在一邊而大撈實際利益的商業(yè)習慣。而格萊斯頓先生的預算所預示的實際利益也很不小。曼徹斯特派的機關刊物在所得稅問題上的語調(diào)已經(jīng)變得非常溫和、非常折衷了。他們開始用格萊斯頓所表示的“7年之后所得稅將完全消失”的希望來安慰自己,而在緊要關頭就忘記了,已故的羅伯特·皮爾爵士在1842年施行這種稅的時候就曾經(jīng)答應在1845年把它取消;他們也忘記了,把某一種稅擴大到更廣大的階層身上,這對于將來取消這種稅是一個大成問題的辦法。

至于“泰晤士報”,它是從格萊斯頓先生關于取消報紙附刊印花稅的建議中唯一獲得好處的一家報紙。“泰晤士報”在一星期內(nèi)每天都出兩個附刊,這樣每星期就要付4萬辨士或大約166英鎊3先令的附刊稅。由于格萊斯頓先生放棄這種稅收,所有4萬辨士將全部裝入“泰晤士報”的錢柜。因此,我們可以預料,塞卜洛士將被馴服成為羔羊,盡管格萊斯頓先生不會變成海格立斯。在大不列顛的整個議會史上,恐怕很難找到比格萊斯頓先生這種在預算中列入一條專門有利于報紙的項目來收買報紙支持的做法更不光彩的舉動了。本來,取消知識稅主要是為了粉碎報界的利維坦的壟斷。“獻殷勤的”格萊斯頓先生從所建議的措施中抄襲來的東西,恰好使“泰晤士報”的壟斷變本加厲。

當格萊斯頓先生否定各種收入來源之間有任何差別時,我們在原則上承認,這是對的。如果要區(qū)分各種收入之間的質(zhì)的差別,那就一定要考慮它們之間的量的差別,因為在百分之九十九的情況下正是收入的量構成收入的質(zhì)。如果要區(qū)分它們之間的量的差別,那末,就必然要采取累進稅,由此更進一步,就要陷入某一種社會主義,它具有極尖銳的性質(zhì),無疑是格萊斯頓先生的反對者所憎惡的。按照曼徹斯特學派對固定收入和非固定收入之間的差別所作的狹隘的和利己的解釋,我們會得出一個可笑的結論:英國最富的階級,即工商業(yè)階級的收入,只是非固定收入。曼徹斯特派打著行善的幌子,不過是力圖把一部分社會負擔從自己的肩上轉移到土地占有者和有價證券持有者的肩上罷了。

至于說把遺產(chǎn)稅擴大到不動產(chǎn)上,那末,毫無疑問,土地占有者的黨將會堅決反對這一點。土地占有者當然希望像過去那樣不繳稅而獲得遺產(chǎn)。但是,當?shù)纤估劾锵壬鷵呜斦蟪嫉臅r候,他就已經(jīng)承認,這種例外是不公平的,曼徹斯特派在這個問題上也將同政府一致。“晨報”在昨天已經(jīng)警告土地占有者的黨,如果它仍舊采取這樣不明智的態(tài)度,在遺產(chǎn)稅問題上堅持自己的觀點的話,那它將不得不失掉任何指靠自由派支持的希望。在英國未必還有什么其他的為不列顛資產(chǎn)階級所更強烈反對的特權,也未必還有什么其他的更鮮明的寡頭立法的例子。1796年皮特曾提出兩個法案,其中的一個法案規(guī)定對動產(chǎn)征收遺產(chǎn)稅和遺囑驗認稅,另一個法案規(guī)定把這些稅擴大到不動產(chǎn)上。這兩個法案是分開來討論的,因為皮特擔心,對兩院議員的領地征收這樣一些稅,會遭到他們的有效反抗。第一個法案在議會中幾乎沒有遇到反對派。表決總共進行了一次,只有16個議員投票反對;第二個法案經(jīng)過了一切階段,但是,在進行三讀的時候,沒有通過,30票贊成,30票反對。皮特知道,他沒有任何可能使法案在兩院中通過,所以不得不收回這個法案。如果從1796年起就開始對不動產(chǎn)征收遺產(chǎn)稅和遺囑驗認稅的話,國債的絕大部分就可能清償了。土地占有者的黨現(xiàn)在可能提出的唯一有力的反對意見,就是有價證券的持有者還享受著這樣的優(yōu)待。但是,它當然不會用這樣一些論據(jù)來鞏固自己的立場,因為這會使特別愛好財政特權的有價證券的持有者重新起來反對它。

這樣,只剩下一個可能順利地反對聯(lián)合內(nèi)閣的預算的機會了。這就是土地占有者的黨和愛爾蘭旅結成聯(lián)盟。誠然,格萊斯頓先生力圖使愛爾蘭人同意在愛爾蘭施行所得稅制度,為此,他減少了他們應當清償?shù)?50萬統(tǒng)一公債,作為贈給他們的禮物。但是,照愛爾蘭人的說法,這450萬中有300萬是由于1846—1847年間的饑荒而產(chǎn)生的,愛爾蘭人民從來沒有把它看做是國債,而且也從來沒有承認它是國債。

看來,內(nèi)閣本身是沒有獲得勝利的充分信心的,因為它威脅說,如果預算不能全部通過,那就提前解散議院。這對大多數(shù)議員來說是一個可怕的警告,因為“在最近一次競選期間,由于合法的支出,他們的囊中快要空空如也了”。這對那些激進派也是一個可怕的警告,因為他們是竭力遵守反對派的舊定義的:反對派在政府機構中執(zhí)行著安全閥在蒸汽機中所執(zhí)行的任務。安全閥并不停止機器的工作,而是保證機器的安全,把不放掉就可能使整個設備爆炸的那部分能量化為蒸汽放出去。激進派也是把人民的要求像把蒸汽放出去那樣放掉。顯然,他們提出建議僅僅是為了后來又把這些建議收回去,或者是為了給自己過多的言詞找出路。

議院的解散僅僅會表明舊政黨的解體。從聯(lián)合內(nèi)閣成立時起,愛爾蘭旅就分成了兩派:政府派和獨立派。土地占有者的黨也分裂為兩個陣營:一個陣營以迪斯累里先生為首;另一個陣營以約·帕金頓爵士為首。但是現(xiàn)在,在危急的時刻,兩個陣營又重新團結在迪斯累里的周圍。激進派本身也劃分成兩個集團:梅費爾派[81]和曼徹斯特派。舊政黨中的內(nèi)部團結的力量消失了,但同時也沒有出現(xiàn)實際對抗的力量。新的大選不會改善而只會鞏固現(xiàn)狀。

由于選舉中的舞弊行為被揭穿,下院的威信已下降到極度。但同時,它也日益暴露了自己本身的基礎的腐朽,暴露了選民中間賄賂成風。在這一切都揭露出來之后,內(nèi)閣是否敢冒險向這些打上恥辱烙印的選民們呼吁呢?是否敢冒險向全國呼吁呢?內(nèi)閣向全國提不出任何東西,因為它一只手拿著拒絕實行議會改革的決定,另一只手則拿著奧地利提升它擔任大陸警察局主要情報員之職的證書[82]。

卡·馬克思寫于1853年4月22日

載于1853年5月6日“紐約每日論壇報”第3761號

署名:卡爾·馬克思

原文是英文

俄文譯自“紐約每日論壇報”

俄譯文第一次全文發(fā)表

注釋:

[74]“紐約每日論壇報”編輯部在發(fā)表本文時,于同號(1853年5月6日)報紙上就該文加了如下的編者按語:“本報讀者在今日早晨的一期‘論壇報’上發(fā)表的本報倫敦通訊員馬克思博士的文章中,可以找到對格萊斯頓先生預算的巧妙說明以及英國現(xiàn)有各黨派對這個預算的態(tài)度。我們在別的任何地方都沒有碰到更為一針見血的對這個預算及其編制者的批評,我們也沒有想到會出現(xiàn)這樣的文章。”

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1版中本文不全,缺少“君士坦丁堡的亂子。——德國的招魂術”兩節(jié)。——第77頁。

[75]指1852年5月8日由俄國、奧地利、英國、法國、普魯士、瑞典的代表會同丹麥的代表簽訂的關于保證丹麥王國完整的倫敦議定書。該條約是以1850年7月4日倫敦會議的上述參加國(普魯士除外)所通過的確定丹麥王國(包括什列斯維希和霍爾施坦兩公國)的領地不可分割的原則的議定書為基礎的。倫敦議定書指出俄皇是丹麥王位的合法繼承者之一(作為以彼得三世的名義在俄國稱帝的霍爾施坦-哥托爾普公爵查理-彼得-烏爾利希的后裔);這些繼承人都放棄自己的權利,把權利讓給被宣布作國王弗雷德里克七世繼承人的克里斯提安·格呂克斯堡公爵。這就為俄國沙皇后來在格呂克斯堡王朝中斷的情況下覬覦丹麥王位造成了先例。——第77頁。

[76]指1850年羅馬教皇試圖為英國指派天主教主教,此事激起了英國國教會和英國政府的反對。在1851年頒布了一項法律,宣布教皇的指派無效。——第77頁。

[77]“法蘭克福報”(《Frankfurter  Journal》)是德國資產(chǎn)階級的日報,從十七世紀至1903在美因河畔法蘭克福出版。——第77頁。

[78]指十九世紀五十年代初德國廣泛迷信招魂術。——第77頁。

[79]馬克思稍加改動援引了1789年法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前夕出版的艾·約·西哀士的小冊子“什么是第三等級?”(《Qu’est-ce  que  le  tiers-état?》)里下面一段話中的第一句。這段話是:“什么是第三等級?——一切。——它迄今在政治方面是什么?——什么也不是。——它要得到什么?——一個地位。”——第81頁。

[80]印刷所廣場是倫敦的一個廣場,“泰晤士報”編輯部所在地。——第82頁。

[81]梅費爾派或梅費爾激進派是假激進派(摩耳斯沃思、貝爾納·奧斯本等人)集團的綽號,他們實際上代表向民主派獻媚的那一部分英國貴族。“梅費爾派”一詞從倫敦豪華區(qū)之一的名稱梅費爾而來,這個區(qū)是貴族的私邸區(qū)。——第85頁。

[82]指阿伯丁聯(lián)合內(nèi)閣,特別是這個內(nèi)閣的內(nèi)務大臣帕麥斯頓對僑居在英國的政治流亡者所持的反動立場,以及這個政府為奧地利及其他各國的警察當局效勞,幫助它們反對革命民主運動的行為(見注71)。——第86頁。

出處: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

本欄目所有文章僅供在線閱讀及學習使用。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不得轉載、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者將依法追究其責任。  

責任編輯:岳麗麗校對:總編室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wǎng)安備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1020015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