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王明最終還是失算了,他發(fā)言剛一結(jié)束,就遭到大家一致的批評,因為他做人太差了,把自己搞得非常孤立。其中任弼時的發(fā)言給了他最致命的打擊。任弼時在王稼祥回國以后也當過中共駐共產(chǎn)國際代表團團長,也跟季米特洛夫很熟悉,他向大家介紹了季米特洛夫?qū)ν趺鞯呢撁嬖u價:滑頭、拉幫結(jié)派、不夠誠實、好出風頭。大家都起來批評王明,這種情況下,王明因為太緊張,生病住院了,不再參加政治局會議,從此也就一蹶不振。
延安整風的基本過程
延安整風有三個階段:思想動員階段、整頓階段和總結(jié)歷史經(jīng)驗階段。
第一,思想動員階段是從1942年2月到4月。
在1942年2月1日中央黨校的開學典禮上,毛澤東做了一個叫《整頓學風黨風文風》的報告,號召在全黨開展整風,整風運動才廣泛開展起來。這個報告后來在收入毛選的時候,題目改成了《整頓黨的作風》。毛澤東為什么選擇黨校做整風的動員報告呢?主要是因為黨校里有一大批黨的高級干部,而毛澤東說過,整風主要就是教育高級干部,將他們的思想打通。他認為上面打通了,下面就好辦了。
為了召開七大,很多根據(jù)地都選出七大代表,其中很多代表都到了延安。由于七大一再推遲,一直推到1945年才召開,這部分代表大多數(shù)被送到黨校參加學習。七大召開時曾有過一個統(tǒng)計,出席七大的代表一共752人,其中來自中央黨校的就有401人,由此可見中央黨校在當時的重要地位。
黨校在整風之前的狀況,毛澤東是不滿意的,因為當時中央黨校學員學習的課程主要是辯證唯物論、歷史唯物論、政治經(jīng)濟學、世界革命史等。在毛澤東看來,這些脫離了中國革命的實際,簡直就是一個教條主義的堡壘,必須首先攻破。毛澤東認為黨校學員首先應該學習黨史,所以1942年2月毛澤東改組了中央黨校,下令停止所有課程,集中力量開展整風,并親自在開學典禮上做動員報告。2月8日,毛澤東又在一個宣傳工作會議上做了一個關于反對黨八股的報告。以這兩個報告為標準,延安整風就在全黨廣泛開展起來。
第二,整頓階段是從1942年4月到1943年10月。
1942年4月到8月重點是整頓學風,1942年8月到12月重點整頓黨風,1942年12月到1943年3月重點整頓文風,1943年3月到10月是審干運動階段。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