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計劃是建設(shè)保障性住房300萬套,各類后期改造住房280萬套,總共是580萬套,2011年計劃的任務(wù)是比2010年新增420萬套,達到1000萬套,這個增幅不可謂不大。建這么浩大的保障房,資金來源是什么?中央的意思是由地方政府出錢,中央給予補助。截至2010年8月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shè)完成投資4700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60%,中央財政補助的792億元資金已經(jīng)全部下達,地方政府出將近4000億元。
保障房建設(shè)主要是要求地方政府出錢出地,而目前地方政府的一個流行思路是:市場歸市場,保障歸保障,即商品房市場和保障房分開。商品房可以引起價格波動,如果有人因房價高買不起房,那就住保障房。如果富人喜歡炒房,就放開住房價格,商品房是一個純粹的商品,炒多高都沒有關(guān)系,而政府剛好可以把房子高價賣給炒房的有錢人,然后將掙的錢拿出一部分去建保障房。
我們?nèi)ヒ恍┑胤秸{(diào)研時,很多地方政府都表達了這樣的意愿。但這個問題的關(guān)鍵在于實際上這兩個市場是相互影響的,不可能截然分開。我們的初衷是通過保障房建設(shè)來降低房價,但如果要通過抬高房價獲得收益來建保障房的話,那么它的最終結(jié)果將是保障房不是降低了房價而是推高了房價。如果采取這種籌資方式或運作思路,由于房價不斷升高,需要保障的人群就進一步擴大,有更多的人買不起房,這樣只有將房價炒的更高才能賺更多的錢、建更多的保障房。按這種模式運作最好的結(jié)果就是像香港那樣,香港是通過土地的批租來獲得收入,拿到錢去給買不起房的人蓋保障房,其直接結(jié)果就是房價奇高,普通人很難買得起房,大概一半的人要住在所謂的公屋里面。但現(xiàn)在中國內(nèi)地跟香港還是有差距的,香港有一個相對完善透明廉潔公正的公共管理體系。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