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宣講家網站《大講堂》編輯):索馬里自1991年以來戰(zhàn)亂不斷,沿海地區(qū)海盜活動非常猖獗,被國際海事局列為世界上最危險的海域之一。據不完全統(tǒng)計,2008年索馬里海域已經發(fā)生了120多起海上搶劫行為,超過30艘船只被劫,600多船員遭到綁架。今年以來,又有近十艘船只在索馬里海域被劫。索馬里為何會淪為海盜的天堂?他們究竟擁有怎么樣的人員構成和武器裝備?為什么如此膽大妄為?而索馬里海盜猖獗的背后又是什么?為什么國際社會合作出擊仍然難以阻止他們?
今天我們邀請到軍事科學院世界軍事研究部研究員、軍事學博士,趙小卓大校作客宣講家網、搜狐網、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第一時評”,和廣大網友共同走進“索馬里海域”。
主持人:一段時間以來,有關“索馬里海盜”的報道很多,在我們國內也引起廣泛關注。世界上的海域面積相當遼闊,為什么索馬里海域最終淪為海盜的天堂?
趙小卓:這與索馬里所處地域有很大的關系,索馬里位于非洲大陸最東部的索馬里半島上,北邊是亞丁灣,東邊是印度洋。亞丁灣連接亞洲、歐洲、非洲三大洲以及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三大洋。每年從亞丁灣走的船只大概有兩萬多艘,如果把索馬里東部海域的船只算上,總共有5萬多艘,數量很大。這兩年索馬里海盜比較猖獗,跟當地的海況也有關系。當地的海況是浪很小,一般只有一米多高,非常適合海盜的小艇活動。索馬里的戰(zhàn)略位置非常重要,自古以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很早的時候,古羅馬、古印度都曾經在索馬里建過海上補給站,對外可以保持海道安全暢通,對內可以通過補給站從海岸深入到非洲大陸的腹部。1887年,英國占領了索馬里北部,稱之為“英屬索馬里”。1925年,意大利占領了索馬里的南部,又稱“意屬索馬里”。一直到1960年,索馬里才統(tǒng)一,成立索馬里共和國。到了1991年,索馬里的西亞德政府被推翻,索馬里陷入內戰(zhàn),此后該國一直沒有一個權威的中央政府,整個國家陷入四分五裂、軍閥割據的狀態(tài):北部叫“索馬里蘭共和國”,東北部叫“邦特蘭”共和國,西南部叫“拉漢文蘭共和國”,再加上首都摩加迪沙艾迪德等派別,形成四大派別、四分天下的局面。雖然最近這半年國內的和平勢頭有所發(fā)展,但根本的格局沒有改變。
再看看索馬里周邊,索馬里內亂和周邊的安全也有關系,因為索馬里半島一直是戰(zhàn)亂之地。埃塞俄比亞、厄立特里亞都是它的鄰國,這兩個國家從60年代起一直打了40多年的仗。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過去也有過戰(zhàn)爭。周邊的戰(zhàn)爭影響了它的內亂,它的內亂又加劇了對外的戰(zhàn)爭。
主持人: 9·11事件后,布什政府以反恐為由,在2006年支持埃塞俄比亞出兵推翻了當時的索馬里政權,建立了一個索馬里過渡政府,這個過渡政府有沒有采取相關的措施來管理海域?
趙小卓:這個過渡政府是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成立的,第二年遷回到國內。但這個過渡政府在國內一直缺乏強大的支持力,而教派中的“伊斯蘭法院聯(lián)盟”的力量倒是很強大。所以,盡管在美國的支持下,埃塞俄比亞出兵把過渡政府扶上臺了,但并沒有使索馬里的安全形勢有根本性轉變,依然戰(zhàn)亂不斷。索馬里過渡政府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手上沒有兵,現在總共有2000人的部隊,而且全是陸軍,是埃塞俄比亞軍隊訓練出來的。反觀其他教派武裝,如“索馬里蘭”有15000人的軍隊,“邦特蘭”有近10000人。由于政府手上沒有多少部隊,只有極少量的陸軍,所以,政府對海岸基本上處于失控狀態(tài)。現在,索馬里海盜問題日益嚴峻,索馬里過渡政府也有很大的壓力。近來,索馬里總理表示可以提供一些情況,但打擊還要靠國際社會支持。過渡政府上臺后主要依靠埃塞俄比亞軍隊,可現在外軍也出現了問題,埃塞俄比亞軍隊在索馬里已經進駐兩年了,國內要求埃塞俄比亞撤軍的呼聲很高,同時財政也負擔不起了。之前,伊斯蘭法院聯(lián)盟執(zhí)政時,由于是教派武裝,他們認為搶劫是掠奪,所以當時對海盜打擊比較嚴歷。但現在的過渡政府上臺后,由于內亂,政府本身無力管理,控制力比伊斯蘭法院聯(lián)盟還要弱,最終造就了一個海盜天堂。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