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大家都明白,財政、稅收政策對企業(yè)有影響。我們在改革當中,財政稅收政策是要調整的。現在最突出的兩個改革是所得稅合一,增值稅轉型。所得稅合一對我們內資企業(yè)來說,是絕對利好,競爭起點平等了,你得的錢多了。增值稅轉型,對我們企業(yè)影響不一樣。假如是生產資料、機械設備比重大的企業(yè),是利好,降低成本了,跟其他的企業(yè)平等了。那么這個增值稅轉型有利于我們更新設備,就是技術改造。當然還有財稅貼息,比如說符合國家財稅政策的發(fā)展項目,可以利用貼息。
第二,就是信貸政策。信貸政策對我們有影響,比如說資本進入門檻。剛才我們講了,產能過剩的行業(yè)越來越擴大,發(fā)展前景可能就暗淡。在企業(yè)投資決策的時候,就要謹慎,因為咱們現在多種經營產業(yè)鏈越來越拉長。跟自己企業(yè)有關的就要關注。我們要關注國家的投資、信貸、產業(yè)政策導向,很有必要。
第三,就是匯率政策。因為匯率機制變化對我們企業(yè)有很大的影響,一個就是本幣升值的幅度,升值幅度高對我們的影響就很直接。現在總體看沒有太大的影響。你看出口增長這么高,為什么?就是因為跟歐元的比價人民幣是貶,跟美元的比價民幣是升的。三大貿易對象——美國、歐盟、日本,咱們這個有效匯率是跟貿易伙伴有關系,根據不同群體算出來的,沒有影響我們大量出口。但是對于我們企業(yè)來說就不一樣了,你的貿易伙伴是誰,那么這個本幣升值幅度影響就比較明顯了。但是現在歐盟出了新的政策,就是化工原料檢測,大概有三萬多種都要檢測,最低的檢測費是五萬七千美元,最高的檢測費是三十萬歐元。所以這樣對我們化工方面的企業(yè)影響是直接的。我估計一大批中小企業(yè)交不起檢測費,可能就要轉型,就要被兼并。進入歐盟市場,技術壁壘是非常嚴格的。全世界的技術壁壘也叫綠色壁壘,中國的農產品出口95%受到了制約。因為我們國內國家標準幾乎沒有,完全受制于人,都是外國標準。所以我們農產品農藥殘留、衛(wèi)生檢疫,按照人家的標準衡量,我們都不達標,95%的農產品出口受到這個制約。所以,我想將來這個技術壁壘是很要害的事情,我們要高度關注。這個是叫做新貿易壁壘?,F在有新的貿易壁壘,對我們來說就在家門口。沃爾瑪采購,取消了我國40%的供貨商資格。我們中國的企業(yè),也要適應加入世貿組織之后這種新的貿易壁壘。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