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首頁> 報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王中江:老子的洞見和智慧(3)

三、老子的轉(zhuǎn)化論和逆向思維方式

世界有穩(wěn)定的一面,同時又充滿了變化。老子的轉(zhuǎn)化思想能為我們認識并應對變化,為我們更好地生活提供指引。老子是中國古代中最擅長運用轉(zhuǎn)化和逆向思維方式的哲學家?!兜赖陆?jīng)》中提到:“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意思是“道”的運動是循環(huán)往復的,向著相反的方向轉(zhuǎn)化,處事柔弱、不爭、謙下是道的運用特征。

(一)事物包含著相反相成的因素并不斷發(fā)生轉(zhuǎn)化

事物間是有聯(lián)系的,不是孤立封閉的?!兜赖陆?jīng)》第二章講,有美就有丑,有善就有惡,“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事物彼此相互依存,福禍也是這樣,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可以相互轉(zhuǎn)化。大家一定很熟悉《道德經(jīng)》里的一句話:“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福與禍就像鄰居關(guān)系,離得很近。老子的意思不是說遇到不好的事要高興,覺得好事馬上會跟著來,而是要我們明白有福就難免有禍。當面對不幸和挫折時,我們可以將其克服并轉(zhuǎn)化為幸福;如果我們正處在春風得意的時候,要謹記不能得意忘形,避免出現(xiàn)禍患。幸福時有憂患意識,考慮自身不完滿的地方,可以更好地成就自己;遭遇困難和挫折時不要悲觀,不要認為逆境是一成不變的,積極尋找出路,仍然可以走向光明。單一地看問題只能得出一種結(jié)果,把事物看死了。老子說“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一切事物都是不斷變化的,這是他智慧的體現(xiàn)。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寓言很好地解釋了禍與福的關(guān)系。塞上一個老翁丟了一匹馬,過了一段時間,老馬帶著幾個小駒回來了。這是福。可是沒過多久老翁的孩子騎馬把腿摔斷了,這是禍。之后國家征兵,老翁的兒子因為摔斷了腿因禍得福,逃過一劫。在這個過程中,禍福間轉(zhuǎn)化得很快。

損與益也是一樣,“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損失轉(zhuǎn)化得好也可以變成收益;看似能帶來好結(jié)果的事物,實際上可能會帶來損失。

為什么相反的兩個事物之間會發(fā)生轉(zhuǎn)化?這個變化是有原因和條件的,要想應對變化就得掌握變化的條件,即控制讓事物起作用的不同因素。在實現(xiàn)理想和目標的過程中,遇到順境,我們要思考自己為什么得到了好結(jié)果;遭遇逆境,我們不能怨天尤人,要積極分析原因,掌握事物的變化規(guī)律。

(二)事物轉(zhuǎn)化的條件是事物的不斷積累

成就是積累出來的,不是天上突然掉下來的餡餅。好運氣是偶然的,有好運當然好,但它不能成為人生的指南,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講,它是超出人類能力范疇的一些東西。而人能做的事就是積累,任何事情想要取得成功,都要靠積累。

老子講了很多積累的概念:“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再大的事也是由積累逐步成就出來的。管理學上說細節(jié)決定成敗,在做事過程中把每一個細節(jié)都做好,一定能得到激勵人心的好結(jié)果。“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圣人始終不貪圖做大貢獻,所以最終能成就偉大的事業(yè)。就像老子并不認為自己是“天下第一”,卻得了這樣的贊譽。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這句話也是在強調(diào)積累的作用。一個急功近利的人也許可以得到一些眼前利益,但不可能成就大的事業(yè)。成大事需要把眼光放長遠,長遠發(fā)展需要不斷積累。當然這里強調(diào)的是好的積累,壞的積累會產(chǎn)生可怕的后果。所以成就好的結(jié)果時,要將好的積累不斷擴大,盡可能避免壞的積累?!俄n非子》里有這么一個故事:桓侯生病了,扁鵲看了以后說,現(xiàn)在病癥很輕,在肌膚,及早治療就沒事了。桓侯不以為意,也不積極治療。結(jié)果一段時間過去,扁鵲再去的時候,只看了一眼就走了。那時候桓侯已經(jīng)病入膏肓,神仙難救了。這就是壞的積累。任何事情開始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如果我們忽視它,它就會不斷積累,越來越大,以致最后積重難返。

莊子講,“美成在久,惡成不及改”。成就一個美好的事物在于長時間的堅持。惡也是一樣,惡果是慢慢積累產(chǎn)生的,當罪惡積累到一定程度,想改都來不及挽回。所以老子說“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積累的一開始就要避免方向上的錯誤。任何事情在最初的時候都很好控制,膨脹到很大的時候再想改變就難了。事物的任何微小變化都有先兆,有智慧的人能夠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F(xiàn)在很多人都是亞健康,保持健康最積極的辦法就是鍛煉身體,治病于未病。這個道理大家都懂,為什么很難做到?因為我們總覺得事情發(fā)端的問題很微小,不成問題,所以往往麻痹、輕視,讓壞的結(jié)果得以積累。老子說“慎終如始,則無敗事”,從始至終予以重視、保持謹慎,就不會有做不成的事情。

(三)事物過分強盛、盛大,就會朝著相反的方向轉(zhuǎn)換

物極必反。老子說,“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凡事發(fā)展到強盛的極點就會由盛轉(zhuǎn)衰。一個了不起的人,鋒芒畢露就不能長久?!兜赖陆?jīng)》第九章講,“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即便是在取得巨大成功的時候,我們也要懂得節(jié)制、收斂,功成身退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凡事不能做得太滿,要留有余地。世界不是某一個人能夠左右的,是屬于這個世界的。在這一方面,老子表現(xiàn)出了謙遜的品德。南宋有首詩說:“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也說明了同樣的道理。當你在某個時間段充分去展現(xiàn)時,損耗也是非常多、非??斓?,想要讓好的情況持續(xù)更長時間,就要將進度放緩,循序漸進。

(四)“柔弱”是保持事物存在的最大力量

一般人都認可強大就是有力量,老子則認為柔弱更具力量。據(jù)傳老子的老師叫常樅,試想一下能做老子老師的人一定非常有智慧。常樅臨終前,老子問他,老師,你還有什么智慧要教給我?常樅把嘴巴張開,讓老子看他嘴里有什么。老子一看,老師高壽,牙齒全沒了,只剩下舌頭。堅硬的牙齒脫落了,柔軟的舌頭依然堅守著崗位,說明柔弱的東西更有力量。當然,強而有力是我們有目共睹的,老子只是提供一種思維方式,關(guān)鍵看強調(diào)事物的哪一面。

老子在事物柔弱的一面中看到了力量,提出了“柔弱勝剛強”的命題。這種觀點詮釋了世界的部分真理,也凸顯了柔弱具有的美德。前面我們提到他經(jīng)常使用的三種隱喻:玄牝、谷神、水,都是柔弱事物的代表。“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我們可以說老子思考的角度在哲學家里獨樹一幟,甚至有些偏頗,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看到了世界存在弱勝強的一面?!兜赖陆?jīng)》里說,“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蠆虺蛇不螫,猛獸不據(jù),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嬰兒是弱小的,同時也是生命力最旺盛的,哭一天嗓子都不會啞。

柔弱就是不居功自傲、謙虛。老子講,“知其雄,守其雌”。謙卑忍讓是人生的一大美德,學會忍耐是成就大事業(yè)的必要條件。換句話說,就是要戰(zhàn)勝自我?!兜赖陆?jīng)》里說:“勝人者有利,自勝者強。”老子認為,戰(zhàn)勝別人不是真正的強大,控制自己比控制別人要難得多。英國著名作家蕭伯納說,“自我控制,是最強者的本能。”如何控制自己?當然是要保持理性,但是人都有火氣上來失去理性的時候,所以老子才說“自勝者強”。自制力是可以通過尋找技巧反復練習來提高的,不是說天生就自制力差。

老子強調(diào)謙虛,“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意思是人一定要尊重別人,不能總以自我為中心,驕橫傲慢地對待別人,即便自己做得很好,也不要自以為是,總是炫耀自己,這是聰明智慧的表現(xiàn)。有時候我們自己可能都不了解自己能夠做什么、應該做什么、能否把事情做好,如果承諾要完成力所不及的事,那就是自我認識出現(xiàn)了問題。每個人都是有能力的,因此通過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擅長的領(lǐng)域很重要。比如小孩子天性愛玩,如果一生下來就讓他學習,很快天性就泯滅了,好奇心、想象力都被壓制了。好奇心和想象力是人類最了不起的能力,也是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重要能力。

(五)偉大的事物往往包容了缺陷

人總是喜歡追求完美,但實際上沒有完美的事物,人們追求的只是相對的理想和幸福。如果過于追求完美,反而可能造成不好的結(jié)果。缺陷學的觀點是缺陷不可缺。比如技術(shù)指標中都有正負值,只要在區(qū)間范圍內(nèi)都是被允許的。人生也是一樣,允許有缺陷,允許自我調(diào)節(jié)。老子說:“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颣。”意思是明亮之道看似隱晦,推進之道看似后退,平坦之道看似坎坷。好與壞總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完美無缺陷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老子的思維方式跟大多數(shù)人不同,在上下、剛?cè)?、強弱、雄雌、實虛、有無、直枉、多少、先后等眾多兩重關(guān)系里,他更加關(guān)注后者,更加看重弱勢一方發(fā)揮的作用。在不被看重的事物里發(fā)現(xiàn)重要性和價值,是老子哲學思想非常鮮明的特點。

責任編輯:楊雪校對:馬中豪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lǐng)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wǎng)安備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1020015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