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專題: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
這個專題相當于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緒論,介紹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產生的時代背景、歷史特點、實踐基礎、核心要義等。關于這一部分的主要內容,我為大家總結了六個“新”:新時代,這是最重要的一個“新”,是統領;在這個統領的“新”下面,還有五個“新”,即新矛盾、新布局、新目標、新要求、新作為。
1.新時代
說到新時代,首先要記住一個重要知識點,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是什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個完整的邏輯概念,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在概念里,即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讓我們一起來做一個邏輯推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什么時候、什么場合、由誰第一次提出的?在1982年黨的十二大開幕式鄧小平同志的致辭中,第一次出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概念。鄧小平同志的致辭中這段話非常經典,他說:“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2009年,我們隆重紀念新中國成立60周年,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式。在群眾游行環(huán)節(jié),當游行隊伍簇擁著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同志的巨幅畫像依次經過天安門時,每一個方隊經過,都現場播放一段領導人的原聲講話錄音。當鄧小平同志的方隊經過時,鄧小平同志用四川鄉(xiāng)音講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響徹寰宇。
所以,為什么說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從1982年鄧小平同志第一次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概念,到2017年黨的十九大形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概念,35年來,我們黨有一個一以貫之、堅定不移的主題,即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按照邏輯思考,我們還能提出問題:從歷史來看,從鄧小平同志到習近平同志,我們的黨主題一直不變,但是畢竟35年過去了,那么,在今天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大特點是什么?這里“新時代”的概念就進來了。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有一個重大歷史性判斷:“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fā)展新的歷史方位。”也就是說,我們今天是立足于新時代的歷史條件來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很多具體的內涵和五年前、十年前、二十年前肯定不一樣了。所以,新時代是統領的。
2.新矛盾
新矛盾就是社會主要矛盾。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作出規(guī)范的表述:“在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國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個提法一直到2017年黨的十九大召開之前,我們沒有改變過,所以這個概念用了整整36年。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這不僅是文字上的新表達,其內涵也發(fā)生了變化,什么叫重大轉化?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主要是解決一個有沒有的問題;而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則是要解決好不好的問題,這是不一樣的。
過去,一方面是老百姓有很多的物質文化需要,比如20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老百姓想要什么?當時家庭建設的“三大件”——彩電、冰箱、洗衣機,就是他們想要的。另一方面,是我們落后的社會生產,這是當時我們的短板。
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民群眾不僅解決了有沒有的問題,還要解決好不好的問題。比如20年前,誰家買了一輛夏利轎車,就“牛”得很,所以夏利車一度也叫作“國民轎車”。而現在,大家買車已經不是簡單取決于有就可以了,對性能、內在技術等都有更高的要求。而且我們的產能在某些方面,甚至過剩。所以,我們的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
我國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yè)分類中所列全部工業(yè)門類的國家。人類文明發(fā)展到今天,在工業(yè)制造方面所有的門類,中國全部具備。也就是說,中國具有最完整的工業(yè)生產產業(yè)鏈,所以我們已經不是落后的社會生產了。但是我們現在短板是什么?所謂具備所有的工業(yè)門類,意味著中國什么都可以造,但是有些東西能造卻不能造成世界最好的,比如芯片等,這叫不平衡。所以,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的分析是很深刻的,這就是新時代的一大特征——新矛盾。
3.新布局
正因為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我們在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的時候,就有了新布局,即“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什么是總體布局?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tài)文明建設五位一體,這叫總體布局。什么是戰(zhàn)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這叫戰(zhàn)略布局。
怎么理解新布局的邏輯內涵?大家可以這么理解,總體布局要解決什么問題?要解決的是全面性問題,也就是我們今天要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只是提高GDP、發(fā)展經濟就可以了,而是要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tài)全面發(fā)展,所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主要解決了全面性的問題。相對于“五位一體”總體布局而言,“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要解決的是什么?重點問題。所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解決全面性的問題,而“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則是解決在五位一體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發(fā)展過程當中的四個重點問題,這就叫新布局。
4.新目標
由于有了新布局,我們提出了新目標,即在本世紀分兩步走,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5.新要求
因為有了新目標,對各行各業(yè),特別是黨員干部就要有新要求。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們對黨員干部的要求是什么?對黨忠誠、個人干凈、敢于擔當。另外,我們要求把政治紀律放在首位,要求牢固樹立“四個自信”,堅定“四個意識”,自覺做到“兩個維護”,這些都是新要求。
6.新作為
在新時代,有了新矛盾、新布局、新目標、新要求、新作為,最終是要有新作為、新氣象。我們要開辟新局面,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勇邁進。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