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愛美之心,唯人有之
我們說不能做“美盲”、愛美很重要,大家難免會產(chǎn)生質(zhì)疑:有那么重要嗎?那我就得跟大家講講人類的進化跟美之間的關(guān)系。大自然的進化是從復(fù)雜到簡單,所以只要是人體多余的部分,大自然就會把它進化掉。有意思的是,大自然把我們的闌尾進化掉了,現(xiàn)在很多人割闌尾都很放心;把我們的汗毛進化掉了,過去我們都是毛發(fā)叢生,現(xiàn)在很少了。我要強調(diào),有一點很奇怪,愛美是人類自己給自己找的事。
你帶著女兒去動物園,告訴她要穿著裙子孔雀才會開屏。請問,什么孔雀開屏呢?雄孔雀。為什么雄孔雀要有大尾巴呢?憑你的想象來說,是因為好看。那我再問你,是有尾巴的孔雀存活率高,還是沒有尾巴的呢?憑經(jīng)驗?zāi)憔椭罌]有尾巴好,跑得快,天敵來捉它,它一頭鉆進草叢里就找不著了。拖著那么大一個尾巴,即使鉆進草叢里也會被拖出來。可是所有的雄孔雀都以美麗的大尾巴為榮,因為尾巴是雌孔雀擇偶的唯一標準。雄孔雀的生活狀態(tài)怎么樣,它的身體是否健康,就看能不能長出一條美麗的尾巴。
現(xiàn)在很多男人有啤酒肚,大家都說這個不行,得練下去,但是在古代,有啤酒肚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古代美女挑對象不像現(xiàn)在,看一下存款折上寫的是不是你名字,有學(xué)歷證書、獲獎證書就行了,古代沒有這些東西,只能說我在山后藏了個老虎,我?guī)闳タ?。女方一看真有只老虎,那就嫁你吧。還有更簡單的辦法,什么樣的男人家里富裕呢?肚子大的,就是有啤酒肚的。因為肚皮上的脂肪最難長出來,女人想,跟著大腹便便的男人就有飯吃了。
全世界的動物都需要毛發(fā),否則在追逐獵物的時候,身體就會被刮壞、得破傷風。人打獵的時候也會受傷,為什么寧肯沒有毛發(fā)呢?人以身體無毛為美。“二足而無毛”,這是人類對自己的形容。
再看很多其他的審美現(xiàn)象,為什么女性要講究三圍,腰就要細?婦聯(lián)和團委經(jīng)常跟我說,潘老師,你講美學(xué),去跟大家講講道德美、心里美就行了,外表美不美無所謂。我說,這活我干不了,一個美女或帥哥,她(他)的身體就是無價之寶。娶了美女或嫁了帥哥,你就拿到了人類最寶貴的一筆財富,因為美一定是因為遺傳基因好。為什么漢朝的皇帝很多,干到十幾歲就死了,清朝皇帝一干就是六十年,一定跟劉邦和努爾哈赤,包括他們妃嬪們的遺傳基因有關(guān)。我們講美的時候,一定要把它跟生命、健康聯(lián)系在一起。
審美時,我們一般不考慮男性,人類就是這么奇怪,男人喜歡女人,女人也會欣賞女人,看到美女,女人也會贊不絕口。這主要是因為自古以來,男性的身體是用來勞動的。男人從古代開始就上班,到今天已經(jīng)幾萬年了。遠古時候男性就干兩件事,追著獵物跑和被獵物追著跑,晚上肩上不扛個老虎回不去家,所以身體被累壞了。美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它是優(yōu)秀遺傳基因的標志,現(xiàn)代女性的美是有一定標準的,比如馬甲線、肚臍溝、人魚紋、脊柱溝、美人筋等。
改革開放不久,女孩們登征婚廣告,前三條一定有一條是身高,包括現(xiàn)在的女孩子也會對結(jié)婚對象的身高有一定的要求。我的澳門學(xué)生里有1.4、1.5米的,她們還是要找1.8米的對象。我就問她們,要那么高的個子干什么?她們說,好看,帶出去所有人都說我贏了。后來我上課的時候就給他們普及了一下美學(xué)知識,女性喜歡高個子的男人沒有錯,但其實個子高矮不是最重要的,關(guān)鍵是腿要長。如果個子高大,是個小短腿就糟糕了,所以女士們不能光找大個子,不看腿。人的眼睛就像X光機一樣,在進化過程中已經(jīng)學(xué)會了判斷美丑,由上下兩部分組成的東西,下半部分要比上半部分長才符合進化規(guī)律。如果不符合,人眼看上去就會覺得不舒服。這是身高和腿長的問題。當然,腿短也沒什么,自然造化的神奇之處就在于有各種各樣不同的人,我們在這個方面有點欠缺,可能別的方面是美的。女性的三圍也是一樣,人看左右等分的東西不會直上直下地看,一定有一個10度的夾角,把三圍上這三個點的夾角連起來,想象一下就成了一條S形線。為什么曲線是美的?為什么跳舞要蛇形線?直來直去不行嗎?生活里直來直去我們都認為它不美,對女性三圍的審美也是一樣,一眼看上去,一位女士三圍突出,那就是美女。
當人站立起來以后,美推動著人類的進化、進步。本來人和動物一樣,只有前方,沒有遠方,但有了美以后,人類恍然大悟,有了遠方。
二、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人要實現(xiàn)兩次站立,第一次是身體的站立,從與大地平行變?yōu)榕c大地垂直;第二次是靈魂的站立,要脫離動物性。也就是說,人在身體上不能爬行,在精神上也不能爬行。
什么叫精神上的站立?我們來看小說里的例子。莎士比亞名作《羅密歐與朱麗葉》中,羅密歐的女朋友是全城最漂亮的美女朱麗葉,他跟朋友提起朱麗葉的美,他的朋友就很好奇,想看看朱麗葉有多美。羅密歐就把朱麗葉約出來私會,讓朋友躲在旁邊。朋友眼中的朱麗葉是沒穿衣服的,這就說明他雖然在身體上站起來了,但是不懂審美,沒有擺脫動物性。反觀羅密歐眼中的朱麗葉,莎士比亞形容,羅密歐覺得朱麗葉的身體像一首詩,不但穿著衣服,而且像一首詩,這就是不僅身體站立了,靈魂也站立了。
按照哲學(xué)界學(xué)者的看法,當今世界,人們審美是因為無法忍受五種東西:單一的顏色(喜歡豐富的世界與人生)、凝固的時空(厭惡重復(fù))、存在的空虛(尋求意義)、自我的失落(需要自我實現(xiàn))、有限的束縛(渴望不朽)。中國古代最聰明的男人蘇軾說,“長恨此身非我有”,國學(xué)大師王國維感嘆,“可憐身是眼中人”,說明人很難超越自身的動物性。但是通過審美,人可以讓自己過得更豐富一點,變得更高大、更尊貴一點兒,更像一個真正的人。
下圖中的美女叫茨維塔耶娃,是20世紀俄羅斯最美麗的女詩人。
她同時跟兩個人談戀愛,這在名人身上算是件逸聞趣事。一個是俄羅斯的諾貝爾文學(xué)獎獲得者帕斯捷爾納克,另一個是歐洲最偉大的詩人之一里爾克。茨維塔耶娃和帕斯捷爾納克在同一個國家,兩個人談戀愛比較正常,但她是怎么喜歡上里爾克的呢?茨維塔耶娃對此作出過說明,說她是先喜歡上了里爾克的一句詩,然后愛屋及烏看上了他的人。這就是《獻給俄耳浦斯的十四行詩》的第一句:一棵樹長得超出了它自己。一棵1.7米的樹怎么能變成1.8米,或者變成1.6米呢?用肉眼是看不出來的。寵物狗看一棵樹永遠是那么高,人就不一樣了。在人看來,一棵1.7米的樹,當它象征著人類的尊嚴時就變成1.8米了;象征人類的猥瑣時,就是1.6米。茅盾在《白楊禮贊》中形容白楊像抗戰(zhàn)的將軍,這使得白楊的形象變得高大起來。所以人類為什么會追求美呢?因為希望在自己身上看到?jīng)]有辦法言明的偉大和尊嚴。當我們在世界上看到美的東西,我們贊美它,其實也是在贊美我們自己。
有一個畫家到一個老農(nóng)民的地里畫畫。第一天,老農(nóng)民圍著畫家轉(zhuǎn)了一圈,不敢說話。第二天,老農(nóng)民還是圍著畫家轉(zhuǎn)了一圈,仍舊不敢說話。第三天,老農(nóng)民又轉(zhuǎn)了一圈,終于忍不住了,對畫家說,我能不能問你一句話?畫家說,可以啊,您無償讓我在這里畫畫,想問什么就問吧。老農(nóng)民說,我就一個問題,問完我就走,你這是在干嘛呢?畫家嚇了一跳,說,我天天在這兒,您都不知道我在干嘛?我在畫樹。老農(nóng)民說,就是這個問題我想不通,樹不是好好的在那里嗎?您為什么還要把它畫一遍呢?同樣的道理,世界就在那里,我們用眼睛看到了,為什么還需要用眼光去欣賞、贊美呢?同樣是山,我看我們家后院的山就是看見,我看廬山、黃山就是用欣賞的眼光,去贊美。畫家要畫的樹其實是人類用眼光看到的樹的偉大和渺小,樹本身就是那么高,但作為人創(chuàng)作的畫中的樹就有了偉大和渺小,這個偉大和渺小其實就是人的偉大和渺小。
如果大家還是理解不清審美到底是干什么的,我再給大家舉兩個例子。有一個吉普賽人要死了,他是一個奴隸,他對詩人說,在我死后,請將我站立著掩埋,因為我跪著活完了一生。我們看他是跪著的,但他也有人的尊嚴,所以他希望詩人把他寫到詩歌里的時候,他的精神是站著的。反過來說,有些人是站著活完的一生,但是詩人可以讓他在詩歌的王國里跪下去。秦檜活著的時候一定是站著的,但是我們要讓他在死后永遠跪下去,這就是美的力量。
中國現(xiàn)代詩人臧克家在其詩中寫道“有些人活著,他已經(jīng)死了,有些人死了,他還活著”,意思是我們要贊美那些已經(jīng)死了但還活著的人,詛咒那些雖然還活著但已經(jīng)死了的人。所以美是人對世界的再判斷,我們已經(jīng)判斷過這個世界了,但還要通過審美的眼光再判斷一次。康德說,我看見貴人,我不得不給他鞠躬,因為他是國王,可是我的心靈并不鞠躬,我不覺得他有什么了不起;我看見一個清潔工,他給我鞠躬,我不需要給他鞠躬,可是我的心靈給他鞠躬。我們所說的美,就是我們的心靈要鞠躬的東西,反過來說,我們說的丑,就是我們的心靈拒絕鞠躬的東西。從這個角度來看祖國的山山水水,看我們所接觸的文學(xué)作品,你突然就懂了。我特別喜歡臺灣詩人痖弦的一句詩,我覺得詩人牛就牛在用一句詩就把人類的一個真理講清楚了,一句就夠了。他說,觀音在遠遠的山上,罌粟在罌粟的田里。詩人是做什么的?就是告訴我們這個世界有美也有丑,美的東西在“遠遠的山上”,他贊美給人看,丑的東西“在罌粟的田里”,他詛咒給人聽,我們用日常的眼睛是看不見的,但當我們用心靈去看的時候,就看見了。
相信大家一定都知道大衛(wèi)像,但是其實大家所熟知的大衛(wèi)像只是世界上千百個大衛(wèi)形象里最好的一個。大衛(wèi)是一個16歲的戰(zhàn)斗英雄,他跟另一個部落打仗,手刃了對方部落的首領(lǐng),立下了戰(zhàn)功,于是人們就給他雕像,紀念他。作為這樣一個特級戰(zhàn)斗英雄,當然要提著他的戰(zhàn)利品,所以從前很多的大衛(wèi)雕像,大衛(wèi)都是提著人頭的。但是很多年過去了,有人提出一個問題,放別人血的英雄是真英雄嗎?戰(zhàn)斗英雄也熱愛生命,那在放別人血的背后,有沒有一點更高的東西,值得人們?nèi)ゾ粗啬??大衛(wèi)的身高是1.7米,到底是什么東西讓他變成了兩米七?就因為砍了一個人頭,還是別的什么原因?米開朗基羅給出了一個堅定不移的回答,因為大衛(wèi)是愛和平、愛自由的,所以他才殺了對方的首領(lǐng)。我們該贊美的不是殺人,而是對和平和自由的憧憬。于是在人類歷史上,米開朗基羅首先把大衛(wèi)畫成了青春和生命的象征。當我們看到米開朗基羅的《大衛(wèi)》時,我們一定要記住從什么角度去贊美他。
當我們?nèi)ヂ糜蔚臅r候,祖國的山河湖泊之所以能打動我們,有它的美學(xué)原因。有一次我到喀納斯去看胡楊,我們之所以跋涉千里看胡楊,是因為人最偉大的精神是不屈不撓。如果我們跟自己的孩子講,說人類最偉大的精神就是不屈不撓,你的孩子就會問,什么叫不屈不撓。可能你一時半會兒解釋不清,但如果你帶他去旅游,去看胡楊,就很簡單了。你的孩子一看就懂了,這個世界上沒有比胡楊更能象征不屈不撓的精神的生物了,它活著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下一千年不爛。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一個人只有在靈魂上站起來,才是一個真正的人,而在靈魂上站起來的人,一定是美的追求者。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