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新時代構建智信社會建設信用政府
大數據作為一項重要的技術變革對國家治理模式產生巨大影響,基于區(qū)塊鏈技術幫助人類解決“數據協作”中的數據真實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問題,逐步建立起一套公開透明的數據質量評價體系,讓數據提供方輸出的結果日趨真實和可信,從而使得提供服務的能力也更加有效。
數據成為智信社會的新能源。大數據使信息具有開放的結構和開放的內容,更多的人可以參與其中,更多的信息得到共享,同時,大數據時代信息流向的多元性沖擊著既有的政府結構。政府既有的權力分工呈現出條塊分割的結構,這種結構以官僚制的規(guī)范化和標準化為標準,權力傳導的方向和邊界有清晰的界定。而大數據時代即時性的傳播技術使得海量數據迅速傳播,公眾可以在擁有網絡的情況下通過電腦、手機等智能平臺隨時隨地更新信息。當每個數據中心都可以成為權力中心的時候,大數據時代政府管理無疑大大增加了難度。建設以區(qū)塊鏈技術應用為支撐的高效透明政府,是提升政府公信力和執(zhí)行力的嶄新亮點,給政府創(chuàng)新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一方面,區(qū)塊鏈在政府治理及服務創(chuàng)新方面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和發(fā)展空間,能有效推動政府角色轉換和職能轉變,促進政府組織結構扁平化、治理及服務過程透明化,提升政府創(chuàng)新績效,提高政府數據安全,有利于建設智能化和可信任的政府。另一方面,區(qū)塊鏈技術也對政府傳統(tǒng)職能、管理機制、法規(guī)制度等帶來一系列挑戰(zhàn)。
如何提升智信社會國家全球治理能力?我認為以下四個方面至關重要:一是利益與理念向制度轉化的能力;二是保持國內外制度穩(wěn)定性的能力;三是制訂、解釋和執(zhí)行國際非中性制度的能力;四是解決“集體行動難題”的能力。
在智信社會,產權清晰、股權激勵、智權創(chuàng)造、稅權規(guī)范、資權創(chuàng)利是微觀經濟的五大載體。
提高政府公信力,謹防“塔西佗陷阱”。2014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省蘭考縣委常委擴大會議上發(fā)表重要講話,指出:“如果群眾觀點丟掉了,群眾立場站歪了,群眾路線走偏了,群眾眼里就沒有你。古羅馬歷史學家塔西佗提出了一個理論,說當公權力失去公信力時,無論發(fā)表什么言論、無論做什么事,社會都會給以負面評價。這就是‘塔西佗陷阱’。我們當然沒有走到這一步,但存在的問題也不謂不嚴重,必須下大氣力加以解決。”
政府是行使公共權力、從事公共管理的部門,一切行為都要以公共信任為前提和基礎,提升政府信任力既是加快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設步伐的客觀需要,也是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途徑。
在智信社會多元異構社會結構中,公眾敏捷感知行政服務質量。公眾對政府政策執(zhí)行過程中的服務質量即行政服務水平進行總體評價,對政府的信任程度受政府機關如何管理服務、如何處理與民眾的關系等管理行為影響。政府的服務質量,特別是政策的制定是否在一定程度上敏捷感知了公眾需求,將直接影響政府的公信力。
打造信用政府,提升政府公信力。馬克思主義者認為,信用是建立在貨幣借貸與償還能力基礎上的經濟關系,信任是信用的基礎或前提,這種信任來源于一個人實際擁有或公眾認為他擁有的資本。提高政府的信用就是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從政府的角度講,公信力是政府贏得信用的一種能力,它反映了政府的影響力;從公眾的角度看,公信力也是社會成員對政府的信任程度。
發(fā)展智信政務,建設服務型政府。區(qū)塊鏈技術可以幫助人類解決“數據協作”中的數據真實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問題。作為信任連接器,它不需要機構將數據共享出來就可以把數據協作的過程,包括數據請求、數據提供、數據評價等過程信息記錄在區(qū)塊鏈上,借助區(qū)塊鏈去中心化的方式保證過程信息不可篡改,永久可追溯。
智信政務的建設圍繞政務數據精準推送展開,通過云計算、數據挖掘等技術向公眾提供更加精細化、個性化的服務。通過智信政務建設,提高城市管理工作的精確度、敏捷度、高效性,為公眾創(chuàng)造和諧、整潔、安全、優(yōu)美的城市環(huán)境,逐步實現服務型政府的目標。
智信社會呼喚政府再造。“再造”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改革”“重組”或“精簡”,再造改變政府體制的DNA,重構政府的體制目標、激勵機制、責任機制、權力架構以及組織文化。
智信社會政府職能轉變。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要“轉變政府職能,深化簡政放權,創(chuàng)新監(jiān)管方式,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zhí)行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政府職能由重管制向重服務轉換,是全球公共治理改革與發(fā)展的導向和目標。依托智信社會組織架構構建智慧型政府,是轉變政府職能、打造服務型政府的重要舉措。
(根據宣講家網報告整理編輯,
未經許可,不得印刷、出版,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根據宣講家網報告整理編輯,
未經許可,不得印刷、出版,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