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去了新疆哈密二中,這是新疆的名校,在那里有閱讀課,但是后來我要他們給我閱讀課的教案,他們沒有。他們說,就是每個禮拜會安排學生在一個閱覽室讀書。作為一門課,就要有教學目標、教學宗旨、教學內容、教學手段,達到什么樣的教學結果等教學設計,但是目前對學生的閱讀還只是一種服務性閱讀。所以學校還要教學生讀。比如美國大學就有閱讀課,教授閱讀文獻、閱讀經典,包括閱讀文學作品。當然,可能是選修課,但是也一定會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學校應該千方百計讓學生學到閱讀的方法。剛才陳校長提到的“讀、說、聽、寫、走”是方法,另外,然后還有具體在讀一本書的時候,怎樣快讀。沒有快速閱讀就沒有慢閱讀。因為一個人不能每一本書都慢慢讀,這樣你一輩子也讀不了幾本書。有些書可能快速翻一翻就知道大概是說什么的,這就算你讀過這本書了,但這不是精讀。精讀要仔細閱讀里面的章節(jié)與精彩語句,認真領會其中的內涵。所以閱讀方法也要慢慢教。
校園閱讀:讀書之用與讀書之樂
王文靜 北京京西國際學校中國文化部主任
主持人:我們來聽王主任談一談國際學校是如何開展校園閱讀的,和中文學校有什么區(qū)別。
王文靜:人們常說開卷有益,今天的感受是聆聽亦受益。各位專家、學者講得非常豐富,我也學到了很多。我們北京京西學校有1400名學生,來自55個不同的國家和地區(qū),年齡從從3歲到18歲。英語是我們的教學語言,但是漢語是我們的必修課,學生每天都有一節(jié)中文課,其中10%到15%的孩子達到了中文是母語的水平,這些孩子一般是學文學的。閱讀不光是中文閱讀,也有英文閱讀。像聶老師在《閱讀力》中說到的讀書之知、讀書之用、讀書之樂,我認為樂趣是非常重要的。我昨天問了一些學生,說你能告訴我你為什么喜歡閱讀嗎?大家回答得最多的兩個就是“讀書是一種樂趣”和“讀書能夠讓我拓展自己的世界”。這兩點正說明了讀書之樂與讀書之用。
讀書就像吃飯一樣,它很重要。吃飯是為了給身體提供營養(yǎng),讀書就是提供精神營養(yǎng)、精神食量。那么,怎么樣才能引導學生喜愛閱讀呢?怎樣讓讀書既有用又有樂趣呢?這是我們共同探討的話題。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