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人是有情感的和合存在者,人若無情,非人也。孟子認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比如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吹胶⒆拥艟锪耍欢ㄒゾ人?,這不是為了得到家長報酬,也不是為了得到社會的贊譽,就是出于一種惻隱之心,不忍人之心,因為人是有感情的動物。習近平總書記說,“中華民族歷來重真情,尚大義”,一句“回家過年”,牽動著億萬中國人最溫馨的情愫。萬家團圓、共享天倫,走親訪友、共祝美好,貫穿其中的就是濃濃的親情、友情、愛情、同志之情,這是一種“不虛、不私、不妄之情”,它鑄就了守望相助、天下同心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從人類外在時代需要而言:第一,在全球化、信息革命時代,民族、國家不分大小、貧富,在全球緊密相連的世界里,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榮俱榮、一衰俱衰,和合則兩利、抗爭則兩敗,和則興、斗則亡,誰也不能獨善其身,全球命運休戚相關(guān),興衰與共。第二,人類共同面臨人與自然沖突而造成的生態(tài)危機,人與社會沖突造成的人道危機,人與人沖突形成的道德危機,人的心靈沖突帶來的精神危機,文明之間沖突產(chǎn)生的價值危機?,F(xiàn)在很多人沒有信仰,信仰是人特殊的價值需要。沒有信仰,人的靈魂沒有安頓的地方。這就是人類終極關(guān)切的問題——精神家園的問題。所謂終極的關(guān)切,就是你生從何來,死到何處去?我們說“落葉歸根”“慎終追遠”,什么意思?落葉還是要回到根里,“慎終追遠”就是一種信仰。信仰問題是價值理想的遵從問題、敬畏問題。另外,在互聯(lián)網(wǎng)的時代,一個地方發(fā)生問題,整個世界都要震動?,F(xiàn)在的世界沒有界限,從這個意義上講,氣候問題不共同治理,大家都遭殃。只有把人類命運緊密聯(lián)在一起,互相合作、共同治理,才能把問題化解,沒有那個國家能獨善其身。整個是一體的,人類的命運是個共同體,只能共同來應對。從把“構(gòu)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寫入聯(lián)合國決議中,也可以看出這一點。
(根據(jù)宣講家網(wǎng)報告整理編輯,
未經(jīng)許可,不得印刷、出版,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