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年還在山西當記者的時候,山西電臺的一個編輯,他的女兒剛上初一,成績下降。為什么成績下降呢?他說小學的時候成績非常好,進入初中就開始下降了,女孩子分心了。他說上課的時候拿一個鉛筆桿卷劉海,知道愛美了,愛美就分心了?!犊缭桨倌甑拿利悺愤@篇文章,涉及到她的事業(yè)觀、人生觀、名譽觀,特別是女孩子怎么成才。閱讀,要讀能夠給你啟發(fā)的文章。
在廬山會議上張聞天說,總結教訓不能只說缺乏經(jīng)驗就算完,這樣下一次還會犯錯誤,而是要從觀點、方法、作風上找原因,如“刮共產(chǎn)風”,就要從所有制和按勞分配上找原因。說好大喜功也可以,但要主客觀一定要一致;政治掛帥也行,但一定要按經(jīng)濟規(guī)律辦事。“壞事可以變好事”是指接受教訓,壞事本身并不是好事,我們要盡量不辦壞事。不要聽不得不同意見,不要怕沒有人歌功頌德。當時彭德懷只有三千來字的一封信,主要是羅列事實。張聞天有整整一個下午的發(fā)言,他是從理論上講。據(jù)說,黨的領袖從頭至尾認真把《資本論》看過的,就是一個張聞天,他是認真讀書的。毛澤東讀了很多書,很偉大,但是毛澤東讀書有一個缺點,就是讀的中國古書太多,開放式的東西少了一點。
張聞天將列寧的一句話寫在臺歷上,作為自己的座右銘:“為了能夠分析和考察各個不同的情況,應該在肩膀上長著自己的腦袋。”
錢學森晚年研究思維科學,大約是八幾年,我那時候在光明日報,參加過錢學森搞的一個思維科學討論會。當時人很少,只有二十幾個人,錢學森也就這樣坐在下面聽。輪到他講的時候,他講了兩個半天,談他對思維科學的理解。最近我整理材料,從我的筆記本找到,他提出了有五種思維方式:一種是邏輯思維,比如我們的課本里學的物理、數(shù)學;一種是形象思維,比如山水、舞蹈等;一種是靈感思維,你突然想到一個東西,靈感來了;一種是特異思維,跟別人想的不一樣,當時有兩大派,于光遠堅決反對特異功能的,錢學森是堅決同意的,爭論很厲害;最后一種是綜合思維。他認為人應該有五種思維。閱讀,是為了提高你的思維能力。
要擺脫娛樂型的“俗”閱讀,進行道德和審美層面的“深”閱讀。社會上低級的東西很多,打著娛樂的幌子,搞低檔的刺激。
黑格爾把人與外界的關系分為三種:一是欲望關系(動物人、物質(zhì)人);二是思考關系(思想人、科學人);三是審美關系(藝術人、道德人)。我舉一個例子,在動物世界里,同樣是人和動物的關系。如果是獵人,我就是要消滅你,一頭老虎,我把你打了以后,虎皮賣了,虎骨泡酒,虎肉吃了,滿足了我的饑餓感,又發(fā)了財;如果是動物學家,這種思想的人就會想辦法觀察、記錄老虎,甚至把它麻醉了,然后給它戴一個項圈,無線電跟蹤,而不是消滅老虎;如果是第三種審美關系,我不打你,也不給你戴什么項圈,我就拍片子、畫畫,我欣賞你的花紋、奔跑的曲線,等等。這就是人和外部之間的關系。
即便是幼兒、小孩子也是這三種人的統(tǒng)一,審美、道德教育和閱讀,從0歲抓起。你開始教育他的時候,是刺激他的什么關系?當然,你可以教他蘋果可以吃;但是同時可以告訴他,蘋果紅紅的很好看;你還可以告訴他,蘋果怎么長出來的。要給孩子綜合的教育,不能光有一種關系。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