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手搖開了引黃灌溉大閘
原來毛澤東沒有準備到鄭州,但當專列到達鄭州境內(nèi)時,毛澤東提出在這里下車到邙山去看一看,目的是看一看新建成的引黃灌溉大閘。毛澤東登上邙山,察看了邙山水庫壩址和黃河形勢。過黃河到北岸后,毛澤東來到引黃灌溉濟衛(wèi)工程———人民勝利渠工程渠首閘,向陪同的黃河水利委員會副主任趙明甫詳細詢問了工程建設(shè)情況和灌溉效果。當聽到趙明甫匯報說人民勝利渠能引黃40個流量,灌溉40多萬畝,發(fā)展可達70多萬畝時,毛澤東很高興并說:是否下游各縣都搞上一個閘?
毛澤東臨時決定,到黃渠去看一看。毛澤東率一行人到了引黃灌溉大閘管理處,聽完管理人員的匯報和介紹。毛澤東問了許多問題,也提出了許多建議。最后,毛澤東帶商量的口氣對管理人員說:把閘門打開,看一看進水可以嗎?陪同人員告訴毛澤東,現(xiàn)在這里還沒有通電,開閘都是人搖。毛澤東提議:那我們一起去搖開大閘好嗎?說完,毛澤東脫去大衣,和大家一起搖引黃灌溉大閘。閘被毛澤東等人搖開了,黃河水流進水渠。毛澤東非常高興。他坐下來,點燃一支煙,邊吸煙邊看著流進水渠的黃河水,說:沿黃河一線,如果每個縣都能建一座引黃河水的大閘就好了。在回列車的路上,他又說:“變害為利,這是最好的辦法。”毛澤東上了專列,向北駛?cè)?。在專列上,毛澤東說:從黃河到衛(wèi)河,這條人民開發(fā)的新渠,改變了過去黃河下游只決口遭災(zāi)、不受益的情況,起到了造福人民的作用。
11月1日,毛澤東來到安陽,參觀了著名的殷墟。
結(jié)束了為期一周的考察之后,毛澤東于11月2日乘專列北上,11月3日凌晨1時回到北京。
晚年仍然惦記著第二次考察黃河
自從第一次考察黃河后,毛澤東一直惦記著第二次考察黃河,同時也考察長江。他設(shè)想,第二次考察黃河,不要坐火車了,一定要騎馬考察。
1961年3月,毛澤東在廣州中央工作會議上提到,他要視察黃河、長江。他說:“我很想恢復(fù)騎馬的制度,不坐火車,不坐汽車,想跑兩條線。從黃河的河口,渦江而上,到她的發(fā)源地,然后跨過喜馬拉雅山,沿長江的發(fā)源地,順流而下。不要多少時間,有三年時間就可以了,頂多五年計劃。”
1961年8月,毛澤東在廬山與他的衛(wèi)士長張仙朋聊天時說了他的志向:“我有三大志愿,一是要下放去搞一年工業(yè),搞一年農(nóng)業(yè),搞半年商業(yè),這樣使我多調(diào)查研究,了解情況,我不當官僚主義,對全國干部也是一個推動;二是要騎馬到黃河、長江兩岸進行實地考察。我對地質(zhì)方面缺少知識,要請一位地質(zhì)學(xué)家,還要請一位歷史學(xué)家和文學(xué)家一起去;三是最后寫一部書,把我的一生寫進去,把我的缺點、錯誤統(tǒng)統(tǒng)寫進去,讓全世界人民去評論我究竟是好人,還是壞人。”
1962年4月,毛澤東和即將調(diào)到西安工作的機要秘書高智告別時,他要高智為他去陜北考察黃河做好準備。他說:“我們東渡黃河的事,你還記得嗎?我的老青馬被擠下黃河,它拼命游上了岸。”略加思索后,毛澤東又說:“轉(zhuǎn)戰(zhàn)陜北時,你經(jīng)常打前站、號房子。這一次,你還打前站,我隨后就來。我到陜西后,要騎馬沿黃河走一趟……”
1964年,年逾古稀的毛澤東開始準備將第二次考察黃河的計劃付諸實施。他指示身邊工作人員要練習(xí)騎馬,要學(xué)會查資料,做好各方面的準備。他還準備組織一個智囊團隨行,吸收一些科學(xué)家參加,其中有搞天文的,有搞地理的,搞歷史的。中央警衛(wèi)局還秘密組織了一支騎兵大隊,以便在需要時,隨毛澤東考察黃河。這支部隊已經(jīng)在北京郊區(qū)的西山訓(xùn)練好幾年了。1964年夏天,還把毛澤東馴養(yǎng)的馬運到北戴河,讓毛澤東騎上走了幾圈。當時還有人拍攝了毛澤東騎馬的照片。
毛澤東自己也沒有料到,這是他最后一次騎馬。這一年夏天,北部灣事件發(fā)生,美國擴大了侵略越南的戰(zhàn)爭,中國南部邊疆直接受到戰(zhàn)爭威脅,中央高層考慮直接出兵或怎么樣間接援助越南之事。毛澤東在這一年的8月6日,在一份文件上批示:“要打仗了,我的行動要重新考慮。”這里說的“行動”,就是準備好了的考察黃河的行動。這個行動自然被取消了。
但是,高智沒有忘記毛澤東的任務(wù)。他于1965年在出國去印尼之前,乘車從西安到北京,沿路對黃河進行了調(diào)查,還做了詳細的記錄。哪個地方有什么山,有什么溝,有什么洞,最長的洞有多少公里。哪段路好走,哪段路不好走,哪里可以歇腳等,都有詳細記載。到北京后,高智立即去見毛澤東,毛澤東高興地問了西安到北京黃河的情況。他說:“我有些好高騖遠,我要騎馬沿黃河走一趟,可是脫不開身,一直不能如愿……我對陜北是有感情的,我在江西呆的時間短,在延安呆的時間長,我還要回去看看,吃陜北的小米,沿黃河走一趟。”
可惜,由于種種歷史原因,毛澤東最終沒有實現(xiàn)第二次考察黃河的心愿。但是,他對黃河的情感和關(guān)注,一直伴隨他終生。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