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改革之路怎么走(2)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個人所得稅:改革之路怎么走(2)

2.不應再糾結于“起征點”調整

我國個人所得稅從1980年正式開征至今已有36年,“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改革方向也早已在2003年中央文件中明確。但時至今日,個稅已有的改革始終圍繞著工薪所得免征額的調整,真正意義上的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改革沒有實質性推進。很顯然,個稅改革不應再糾結于“起征點”的調整,而是應盡快建立以家庭為單位、按年計征的現代所得稅制度,并明晰改革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目前,我國采用的是超額累進稅率(對工資、薪金所得適用3%~45%的7級超額累進稅率,對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yè)單位的承包、承租所得實行5%~35%的5級超額累進稅率)和比例稅率(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適用20%的比例稅率)。這種稅率設計結構過于復雜,與國際上通行的簡化稅率結構、降低稅負的個稅改革趨勢不相適應。

當前,我國實行分類所得稅制的模式,個人所得稅的稅目共分為11類:“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對企事業(yè)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經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征稅的其他所得”,并規(guī)定了每個應稅項目的費用扣除標準、適用稅率和計稅辦法。這種征稅模式一目了然,便于征收,但也存在弊端,并未涵蓋所有的收入方式,即不在11個稅目范圍的收入就都不需要繳納個稅。

而近年來,我國居民的收入已由工資收入為主向收入形式多元化發(fā)展,利息、股息和紅利等資本性收入也逐漸成為居民收入的重要來源。另外,職務補助及其他實物補助形式也構成居民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上述這些收入在現行個人所得稅制下,無法自動地成為應稅項目,這就使得我國個人所得稅的稅基過于狹窄,分類所得稅制難以體現公平稅負原則。此外,前述11個稅目,由于其稅率和扣除費用不同,界限比較模糊,這就為納稅人將其所得收入在不同項目之間轉移創(chuàng)造了空間。

個人所得稅是世界各國普遍征收的一種稅,近年世界各國的個人所得稅發(fā)展趨勢是低稅率、寬稅基的稅制結構。相比之下,我國的個稅費用扣除標準對個人的實際稅負能力考慮不夠充分。例如工薪所得,目前我國對所有的納稅人免征額均為3500元,卻未考慮每個納稅人的情況彼此之間差異很大。有些人處于并有可能長期處于單身狀態(tài),有些人則有家庭,且家庭成員人數也不一樣;有些人需要教育子女,有些人需要贍養(yǎng)老人。而且,不同地區(qū)的生活水平也不盡相同,這些都會影響到納稅人的生活總成本和實際的稅收負擔。

責任編輯:楊雪校對:蔡暢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