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官德修養(yǎng)方面,除了文化關鍵詞,還有六種植物作為我們的文化標識,值得我們欣賞。這六種植物既能提高品味,又能從中挖掘出官德修養(yǎng)要堅守的理念。哪六種呢?有三個概念,一個叫歲寒三友松竹梅;一個是梅蘭竹菊四君子,兩個概念合在一起是五種。如果大家在家或者辦公室不知道掛什么字畫好,那么,就選擇《歲寒三友圖》或者《四君子圖》。這既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化修養(yǎng),也可以加強孩子的傳統文化教育。。從自身修養(yǎng)的角度看,習近平總書記談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是“有別于其他民族的獨特標識”。我們就是要將其標識化,不要籠而統之。
松樹,在中國傳統文化概念里有很好的寓意,孔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這將松柏與儒家傳統文化聯系在一起。新疆維族兄弟特別崇尚松樹。他們弘揚的“新疆精神”,就是指要像天山雪松一樣“經得起冰雪嚴寒、不怕風吹雨打”。對于松樹的贊美,在中國古典詩詞里也比比皆是,劉楨的《贈從弟》,“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談的就是松樹的高貴品質。陳毅元帥也曾作詩,“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梅花之所以在中國傳統文化里有那么高的地位,跟這個植物的品行相關。王安石曾寫出一首精巧的梅花詩,“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惟有暗香來。”包括毛澤東同志的《詠梅》,也談到梅的品行。這是梅花文化。以前我們對梅花文化宣傳不夠的一個原因——梅花是國民黨黨花。后來,《江姐》的主題曲定為《紅梅贊》,國共兩黨在這方面倒是很一致,崇尚梅花、崇尚梅花的品格。
蘭花、竹子,朱德元帥特別喜歡蘭花,那也是他品德的象征。一說到竹子,我們就會想起鄭板橋。習近平總書記在很多場合背這首詩給干部聽,“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一個小小的知縣,聽著竹子的聲音,就覺得是民間的疾苦聲。習近平總書記高度評價鄭板橋,他也是當今縣委書記們的榜樣。
菊花,一說到菊花,就想起陶淵明。陶淵明在任期間一直保持著高潔的姿態(tài),歸隱田園之后寫出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等詩句。菊花,也是人格的一種象征。
所以,吟霜傲雪之梅,幽情高潔之蘭,謙遜堅韌之竹,隱逸堅貞之菊,都是品格的象征。而松樹在東方文化里面也備受尊崇。
蓮花,蓮花文化跟北宋周敦頤有很大淵源。一說起蓮花,我們就想到佛教,但是蓮花不是佛教的專屬。中國人已經把蓮花上升到君子的角度。北宋周敦頤的一篇散文就把蓮花文化突出到了極致,“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那么多可愛的花草,我獨愛蓮。為什么愛蓮呢?因為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我說菊花,是隱逸的象征;牡丹,是花中富貴;蓮花,是花中君子。蓮花和中國的君子文化緊密相連。
傳統意識形態(tài)強調君子文化,儒家經典《論語》中有84段談君子,而蓮花成為人格的象征。習近平總書記談到縣委書記工作時說,縣委書記這個官不好當,“面臨的種種誘惑和陷阱很多”。對干部的考驗,“戰(zhàn)爭年代是槍林彈雨,和平年代是燈紅酒綠。”他也提到,一些縣的政治生態(tài)很庸俗,形成派系勢力,如果不入伙就打掉你,所以很難清流。在這樣的地方工作,既要堅持原則,出淤泥而不染,有蓮花精神,也要有足夠的智慧來應對。蓮花精神就是一種君子意識。
我們的鄰居新加坡,在這方面可以提供我們參照。新加坡在立國初期建設核心價值觀,從儒家思想中繼承下來八個字:忠孝仁愛、禮義廉恥,將其變成國家意識形態(tài),強調君子執(zhí)政,所有的官員都要講究儒家的八德。新加坡的官服為什么是白襯衣?講究廉潔。從80年代開始,新加坡中學必修課增設《儒家倫理》課程??梢哉f,新加坡在治國理政將東方文化用到了極致。
最后,中國歷史上的官箴。呂本中的《官箴》核心是清、慎、勤三個字,被后人稱為千古不可逾的為官之道:“當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可以保祿位,可以遠恥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意思就是當官做到清、慎、勤,就可以保官職、遠恥辱,領導喜歡,群眾擁護??滴趸实劬徒洺戇@三個字做成匾額賜給底下的官員??梢姡宄瘯r就已經將清、慎、勤作為官箴。梁啟超這樣的新派人物也在《新民說》中稱:“近世官箴,最膾炙人口者三字,曰:清、慎、勤。”
司馬遷說最好的官是什么呢?行教、清廉、守法。第一,行教。行教是領導干部的第一品格、第一官德,不教育群眾是領導干部失職的表現。第二,清廉。第三,守法。
唐太宗認為什么是好官?他分為六種,第一種是順臣,最高級別的官員應該高瞻遠矚。第二種良臣,扶善去惡,不在乎你自己做了多少瑣碎事,而在乎你的導向,扶善去惡是最根本的官德。第三種是忠臣,要進賢不懈,向皇帝推薦優(yōu)秀的人才,這是最大的忠臣。第四種是智臣,明察成敗。第五種是真臣,廉潔奉公。第六種叫直臣,剛正不阿。對于什么是好官,他都進行了核心的定位。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