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與時俱進 要讓農(nóng)村孩子學好英語
孟凡芹不知疲倦地穿梭在工作與生活之間,剛過四十歲就已頭發(fā)花白。孟凡芹說:“我覺得不僅是壓力,也是動力,實際上我也感覺很慚愧,因為我們學校有很多老師,他們做的比我還要好,所以我下定決心,以后要更加努力,把我的學生教好。”
在一線教學的6000多個日日夜夜里,她的雙拐踏遍了學校的每一寸土地,她的目光審遍了學生作業(yè)本上的一筆一劃。和學生們在一起的日子里,雖然清貧、辛苦,卻充實、滿足。
孟凡芹在給學生上課。圖片來源:山東文明網(wǎng)
“英語,對于一個從來沒有學過的孩子來說,是何等的難。”初到小學的那天,孟老師深刻體會到了這一點。對農(nóng)村學生來說,由于很少接觸英語,學習起來仍有不小難度。為了能讓孩子有更多的學習時間,她課間盡可能地用英語和學生交流。為了跟上現(xiàn)代教育理念與教學方法,家境不富裕的孟凡芹買來電腦,并自學操作知識,制作學習課件,學習網(wǎng)上先進教育理念與名師教學經(jīng)驗,也因為這樣廣泛的學習,她設計的教案曾多次在區(qū)市獲獎。
聽說記者要采訪孟凡芹老師,學生們爭著向記者講述孟凡芹的故事。有的說孟老師家境困難,還給自己買作業(yè)本;有的說孟老師上課顧不上休息,還給自己輔導。
學生楊燦提起孟老師,眼睛里全是感謝和溫暖。她說:“我們都非常喜歡上孟老師的課,她總是巧妙地舉一些很好玩的例子,引得全班哄堂大笑,不用死記硬背,連成績不好的同學都能很容易的記住英語單詞。”也許,這就是淳樸的孩子在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老師的信任與愛。
孟凡芹老師用愛撒播希望,用真誠善待每一位學生。也因此,學生愿意親近、并深深地愛戴著這位平凡而“特殊”的老師。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