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胡雪璇)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在武漢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復興大武漢的征程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時不有,凝聚著這座城市蓬勃向上的精神力量。
18日下午,第六屆全國道德模范、“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領獎后從北京返回武漢,剛一到天河機場,就被歡迎的人群里三層外三層地包圍起來。
這些人中,有不少是自發(fā)前來的武漢市民。武漢工程大學研究生陳正超說,自己從新聞中了解到黃老的事跡,很欽佩也很受鼓舞,“今天專門來一睹黃老的風采。我也要向他學習,提升本領,將來更好為國家服務”。
6月30日,6月“中國好人榜”在漢發(fā)布,主辦單位把活動地點選在中南劇場,還專門設計了好人“走紅毯”環(huán)節(jié)。在市民崇敬的目光中,在媒體長槍短炮的簇擁下,吳天祥、王爭艷、孫東林等全國道德模范、中國好人走過紅毯,接受一座城市的敬意。
很多人喜歡追明星,武漢市民特別喜愛追“德星”。在武漢人尊重好人、禮遇好人的同時,這些好人身上的“正能量”,也傳遞到了許許多多普通市民身上,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yè)奉獻、孝老愛親,成為市民的普遍氣質(zhì)。
武漢每季度都會發(fā)布一期“時代楷模·武漢精神踐行者榜單”,推介的就是這些既平凡又不平凡的“身邊好人”。例如第三季度的上榜人物中,有一位公交車司機成海情。在突發(fā)大面積心肌梗塞的危急時刻,他將公交車在路邊停穩(wěn),示意乘客下車,自己卻一頭栽倒路邊。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還體現(xiàn)在這座城市的各個角落:
在學校,廣泛開展的經(jīng)典誦讀活動,將《弟子規(guī)》《朱子治家格言》《中庸》《大學》等納入學生誦讀目錄。家長們發(fā)現(xiàn),閱讀經(jīng)典悄悄影響著孩子的社會行為。
在景區(qū),越來越多的市民習慣隨身攜帶垃圾袋,不亂丟垃圾。市民龔劍與家人前往東湖綠道游玩,一路上的垃圾均放在了隨身攜帶的塑料袋中。他說:“環(huán)境是大家的,環(huán)衛(wèi)工人也不容易,垃圾隨身帶走是我們應該做的。”
在飯店,6個人點5個菜,5個人點4個菜,這種“N-1”的新點菜模式在武漢已成為潮流。“一飽之需,何必八珍九鼎。”市民李麗說,以前有人愛面子,出去請朋友吃飯喜歡點一大桌菜,吃不完,十分浪費。新點菜模式成為時尚,再也不用為所謂的“面子”糾結(jié)了。
在公共場所,武漢建成并對外開放了24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廣場),讓市民在休閑娛樂中潛移默化地感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熏染。如洪山區(qū)主建的“共產(chǎn)黨人主題公園”在設計中重點突出互動性,宣誓區(qū)設有黨旗、團旗、少先隊旗,相關單位可在宣誓區(qū)開展入黨(團、隊)儀式。
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體現(xiàn)到法律法規(guī),轉(zhuǎn)化為具有剛性約束力的法律規(guī)定。武漢先后通過地方立法,頒布了《武漢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武漢市志愿服務條例》,使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行為得到倡導和鼓勵。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