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提升學術含量,防止低水平重復。習近平同志在“5·17”講話中提到了哲學社會科學取得巨大成就,但是總的來講,還是有數(shù)量缺質量,有專家缺大師。我們現(xiàn)在的研究,應該說經費基本上不缺了,過去有的單位愁沒錢,現(xiàn)在有的單位愁錢來了怎么花,現(xiàn)在的課題、項目、經費、工程、論壇,可以說舉不勝數(shù),但是創(chuàng)新就不好說了。有的時候,只有橫向挪移,沒有縱向提升;有時候是低水平的重復。這個問題很嚴重,我們講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一定要提升其學術水準,發(fā)思想之先聲,而不能搞低水平的重復。我覺得我們推進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應該解決好這三個問題。這樣,我們才能具體推進理論創(chuàng)新和實踐創(chuàng)新。
二、以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主題
十八大以來,我們要進一步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習近平同志關于這個問題的論述,我覺得有兩點需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關注。
第一,強調中國道路的歷史縱深和文化底蘊。我覺得這一點在他的治國理政思想里面,是一個需要我們特別關注的重點或者特點。
下面我念一段他的講話,這是2013年3月17日他在全國人大閉幕會上的講話。大家都知道,2013年上半年最大的概念是“中國夢”。如何實現(xiàn)中國夢?就是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
走中國道路,簡稱是中國道路,全稱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海外叫中國模式,就是我們這30多年如何發(fā)展。習近平同志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在改革開放3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走出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多年的持續(xù)探索中走出來的,是在對近代以來170多年中華民族發(fā)展歷程的深刻總結中走出來的,是在對中華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來的”。大家看,他講的是30多年、60多年、170多年、5000多年,我覺得這是一種歷史唯物主義的態(tài)度,有一種歷史的厚度,歷史的縱深,歷史的底蘊。
大家想一想,我們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只講30多年,與把這30多年放到5000多年里講,它的縱深、厚度、合法性是完全不一樣的。我覺得這句話也最能代表習近平總書記的思想認識,習近平總書記后來之所以講了那么多的文化,我覺得都是從這段話來的。這段話講了30多年、60多年、170多年、5000多年,四個點。這段話還很長,我可以把這段話濃縮為兩句話:第一,講30多年要想著5000多年;第二,講中國道路要連著講中國文明。大家看,這一大段話30多年是連著5000多年的,中國道路是連著中華文明的,30多年是5000年里走出來的,中國道路是從中華文明里走出來的。他們是內在銜接的、相互貫通的、辯證統(tǒng)一的、有機結合的、不可分割的。這段話講了中國道路縱深和文化底蘊,講得很深刻,需要我們好好把握。這是一個角度。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