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家里有一個仆人,總是管司馬光叫秀才。蘇軾好事,就教這個仆人,你家老大現(xiàn)在是宰相,應(yīng)該喊相爺才顯得夠氣派。仆人從此改了口,司馬光聽見就問是誰教你的,仆人回答是蘇學(xué)士。司馬光直嘆氣:“這傭人被蘇軾這小子教壞了。”
出任宰相,兩敵國皇帝噤若寒蟬
司馬光和王安石干仗,一度王安石占了上風(fēng),司馬光見自己一時鬧不過他們一幫,干脆申請到洛陽弄碗閑飯吃。司馬光在洛陽一蹲就是15年,這才有空把主要精力用到了編寫《資治通鑒》上。說起來,司馬光能夠以這部書名垂后世,還得感謝王安石足夠兇悍。
司馬光是一話癆型作家,其實就是不算《資治通鑒》,他的作品總字?jǐn)?shù)據(jù)說比《魯迅全集》還多,不過最出名的,當(dāng)然還是這部大部頭。司馬光寫這部書花費的時間太長,就有社會新聞爆料,司馬光這么磨洋工,是為了多拿一些政府給的編書津貼。司馬光一聽就毛了,顧不得再細(xì)細(xì)打磨,趕緊加快進(jìn)度早點收工,所以書的最后部分稍顯雜亂煩瑣。但后世對《資治通鑒》極其看重,有學(xué)者把該書稱為天地間不能沒有的書,對司馬光推崇備至。
司馬光編寫《資治通鑒》耗盡了能量,書完工的時候,66歲的他筋疲力盡,牙齒都不剩幾個,就差吐血了。奇怪的是,司馬光在洛陽15年沒動窩,也沒搞宣傳炒作,卻越來越眾望所歸,全國都在傳言他是宰相的材料。
此時皇帝歸天,司馬光到首都奔喪,一進(jìn)城大伙就都說司馬宰相來了,他受到首都群眾的夾道歡迎,人多得馬都走不動路。司馬光安頓下來之后,還有不少人爬上他住所的屋頂張望,轟都轟不走。這幫人還解釋:“咱不是追星,就想見識見識司馬宰相的風(fēng)采。”爬上房頂?shù)娜颂?,屋瓦全部被踩碎,屋子旁邊的樹枝也都被扒斷了?/p>
其實司馬光這時已經(jīng)是一個干癟小老頭,沒什么風(fēng)采可以給群眾欣賞了。不久,司馬光果真出任宰相,并且成為具有“國際”聲望的政治家,西夏、遼國的外交官到了宋朝,一定要探問司馬光的健康狀況。西夏和遼國的皇帝還一再叮囑本國的邊防軍:“現(xiàn)在司馬光當(dāng)了宋朝宰相了,你們千萬不要挑起邊境事端,免得惹事上身。”
風(fēng)燭殘年的司馬光當(dāng)了不到一年宰相就去世了,出殯的時候京城萬人空巷,大家爭著買司馬光的畫像,有的畫工因此發(fā)了橫財。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