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延伸
大師云集之下是教育普及率的低下
對民國教育的推崇一直是“民國熱”中很重要的一點。民國教育確實有很多值得今人效仿的地方:“教授治校”讓高校遠離名利;“義務教育”開中國先河;民間編撰的教科書更是成為今人學習的經典……但是除此之外,我們不能忽視,出發(fā)點良好的政策和大師云集之下,是教育普及率的低下。
在今天看來已是“低學歷”的小學生,在當時還被社會認為是“精英”、“秀才”,從某種意義上講,今天我們津津樂道的“民國小學范兒”,是犧牲大多數孩子識字權換來的。據當時報刊的記載,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中國文盲率高達95.1%,也正因如此,葉圣陶、陶行知等有識之士才會推行大眾教育,提倡文化救國。
(紀文)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