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在其位,謀其政。”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diào):“我們做人一世,為官一任,要有肝膽,要有擔當精神,應該對為官不為感到羞恥,應該予以嚴肅批評。”黨員干部的肩上有千鈞重擔,身后有千軍萬馬,必須時刻以“為民”、“盡責”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絕不能抱有任何“超然物外”的心態(tài)。而為官不為,就是放棄做官應盡的責任,這是一種懶政、是一種瀆職,也是另一種腐敗,嚴重會破壞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的魚水關(guān)系,損害黨和政府的形象。
根治“為官不為”,首先,要加強思想教育,樹立擔當精神。為官者內(nèi)心必須有一種境界,有一種追求,有一種責任,更要有一種擔當。要樹立擔當精神就應該不斷加強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教育、黨性黨紀教育、群眾觀念教育、從政道德教育,牢固樹立“當官須為民、為官須有為”、“當官與發(fā)財應當兩道”、“干部的價值就在于擔當”、“不干事也是腐敗”的理念,以干事創(chuàng)業(yè)為榮,以為官避事為恥,引導干部在其位,謀其政,司其職,干其事,建其功。要以學習黨章與習總書記系列講話為準繩,以弘揚焦裕祿精神為紅線,引導各級干部以“三股勁”踐行“三嚴三實”要求,牢固樹立“當一任領(lǐng)導、負幾代責任”的理念,增強“拼出老命大干一場、決心改變地區(qū)面貌”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通過樹立典型學、反面警示學,教育引導干部查找“為官不為”根源,樹立“為官有為”決心,增強攻堅克難的責任擔當、增強一心為民的公仆情懷,時刻保持昂揚向上的進取心、保持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精氣神,進而消除“消極對待”“貪圖利益”等不良心態(tài),對思想之垢、作風之弊來一次大清掃、大檢修,真正樹立“為官有為”的決心。
其次,要樹立正確的用人導向,引導為官有為。嚴格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好干部”標準、“三嚴三實”和“忠誠干凈擔當”要求,樹立正確的用人導向,完善考核評價機制、加強干部交流工作、建立和完善干部退出機制、健全干部待遇保障機制、落實職務與職級并行、職級與待遇掛鉤、待遇與績效聯(lián)系制度、大力拓展黨員干部職業(yè)發(fā)展通路,真正為想干、敢干、能干的干部搭建舞臺,認真解決黨員干部待遇特別是基層干部待遇偏低問題。
第三,要強化監(jiān)督機制,克服為官不為。一方面要注重培養(yǎng)選拔大膽工作、敢于擔當?shù)暮酶刹?,給他們成就事業(yè)的舞臺、空間、位置、大膽獎勵創(chuàng)新,真正讓有為的干部看到希望,增強信心。另一方面采取明察暗訪、巡視等方式,對工作不力的干部,要約談誡勉;對為官不為懶政怠政的、對群眾不滿意者該批評的批評教育,問責的問責處理,要秉持公開曝光、嚴格執(zhí)法執(zhí)紀,堅決追究責任的原則,真正讓庸官難過“上崗關(guān)”、懶官難過“考核官”,太平官難過“群眾觀”。另外,要建立合理的容錯機制。領(lǐng)導干部在“摸著石頭過河”的改革實踐中,可能會找對了方向,在探索的道路上取得了成功,當然也有可能會出現(xiàn)一些失誤,如果沒有合理的容錯機制,領(lǐng)導干部可能會因此被問責處理,影響領(lǐng)導干部改革實踐的積極性。
第四,要抓目標定責任,落實爭創(chuàng)一流要求。要牢固樹立高標意識,嚴格按照爭創(chuàng)一流的要求,努力做到全面工作爭先進、單項工作爭第一。管理要嚴,對目標任務進行細化、量化、項目化,做到可查、可看、可比。責任要明,每項工作都要分級、分類、分層次負責,定崗、定人、定時限,做到事有專人、人有專責。要建立目標管理機制,把各項工作都落實到項目上,“項目不落地、帽子就落地”。
第五,加強群眾監(jiān)督,暢通舉報渠道。要著力擴大人民群眾對干部任用工作的知情權(quán)、參與權(quán);加強輿論監(jiān)督,及時褒揚勇于擔當、干凈干事的干部,鞭撻為官不為的干部,在全社會營造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良好氛圍。真正讓庸官和懶官“好日子”到頭。
總之,開出有權(quán)必有責、用權(quán)受監(jiān)督、失職要問責、違法要追究的良方,辯證施治,才能激勵更多想作為、能作為、善作為的干部大顯身手,以作風建設(shè)的新成效開創(chuàng)改革發(fā)展的新局面。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立場,僅供參考?!?/p>
網(wǎng)友之家欄目投稿郵箱為:jst71ztz@126.com,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