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而不惑,就是對道理上都很通達,看什么都很通達??晌覀兌嗌偃擞谢蟀。」ぷ骼镉泻芏嗷?,人力關(guān)系有很多惑,包括自己升職的過程中,發(fā)展遇到很多障礙,有很多惑??墒牵鬃铀氖畾q的時候,他看這些事情都已經(jīng)不惑了,不惑這背后有秘密的。世間的規(guī)則都有因和果,任何事情的出現(xiàn),必有其原因,任何事情原因苗頭出現(xiàn)了,必有其結(jié)果。理解這個道理之后,你再看事,你的嫉妒也好,你的不解也好,都會消解很多,像孔子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什么是知天命?這個境界很深,一個人知天命,就是一個人,不僅是對外部的道理很通達,而且是對自己在宇宙中間應(yīng)該怎么活有了領(lǐng)悟。如果“四十而不惑”是對外部的一種通達,“知天命”則是指我本人(孔子本人)在宇宙中間,應(yīng)該有什么樣的使命,該做什么,不做什么,他很清楚了,這就是知天命。知天命的境界,就是我們這一生,該做什么,不做什么,這要很清楚。
六十而耳順,什么是耳順?我們現(xiàn)實中做不到,我說你好,你高興;說你不好,你生氣。表揚你優(yōu)秀,你美滋滋的;說你這個人不咋地,你就生氣。你為什么不耳順?就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對小我的執(zhí)著,你的話符合我的想法,我就高興,當(dāng)你的話不符合我的想法,我就生氣。這就是被小我緊緊地包裹了,只有把小我打開了,沒有小我了,擁有了海納百川的胸懷,這時候你聽到什么都耳順。這就是孔子的修為。
到了七十歲的時候,從心所欲不逾矩。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可是做什么也不違反規(guī)矩。這個境界非常大,我們現(xiàn)實中的人,如果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得做多少違法亂紀(jì)的事兒?可是孔子說不會,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從心所欲還不逾矩,他的秘密是什么?秘密就是孔子把心中那個污點給去掉了,把很多人性的弱點給克服之后,心中留下的是什么?用孟子的話叫良知。用我剛才打的比喻,就是光亮的珍珠,光芒四射,孔子都找到了,找到以后,按照那個良知去做事,超越了人欲境界,從心所欲,就完全是道德的境界。道德的成名之后的境界,而不逾矩,這個時候我們說四個字:人與道同。人和宇宙的大道是一體的,孔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還都不違背道。這就是孔子的一生。
這里,我再就“六十而耳順”跟大家說,正是因為我心中有我執(zhí),才造成我們生命中那么多障礙和不愉快。當(dāng)我們看到一件事很生氣,起源就是它不符合我心中的我執(zhí)。人生的很多沖突都在那里,如果你明白了這一點了,你就把我執(zhí)給放下了。把自己的我執(zhí)放下多少,你的生命就會開拓多少。你把我執(zhí)放下得差不多的時候,宇宙是我心,我心是宇宙,那個境界打開以后,再看世界,春花秋月。用那個境界看世界的時候,用佛經(jīng)的話,叫“直心是道場”。心中沒有障礙了,再看這個世界,就是另外一番局面,因為把小我打掉了。這個時候,宇宙、人生是一體的,那個境界就生成一個大我。
好,謝謝大家!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