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句話說,解構主義思想最后帶來更大的思潮是什么?不僅編造歷史,而且是解構閱讀。孫悟空不搞對象,非讓他搞個對象,而且一下搞倆,取名《大話西游》。后現(xiàn)代對中國文學藝術的影響,特別是對電影的影響,有一個非常明顯的標志,就是《大話西游》。在它的思想帶動之下,很多年輕作家都會干了,都去解構了。90年代南方有個劇團,居然也敢解構《紅巖》,拍部越劇叫《紅巖》,最后把江姐和蒲志高講成是不正當?shù)哪信P系。據(jù)說看完以后很多人還高興,因為戲劇最大的特點是出人意料。換句話說,解構《西游》,解解乾隆,那些解解也湊合。你能在公主墳發(fā)現(xiàn)一個公主墳,回去寫本書叫《還珠格格》,拍部電視劇,我們也可以理解。但是你把《紅巖》也解構了,這恐怕問題就很嚴重了。因為它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近期的紅色經(jīng)典。所以,解構的確對中國文學藝術的作品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去思想化、去價值化、去歷史化、去主流化不是沒有道理的,它有根源。
第二,后殖民主義。有的同志可能不知道后殖民主義,就知道殖民主義。后殖民主義也是在后現(xiàn)代思想影響之下,在美國等國家形成的一種新思潮。這種新思潮有三個代表人物,其中一個叫賽義德,他有一本書叫《東方學》,核心概念就是東方不是東方。
他說,現(xiàn)在西方國家對東方國家的殖民,既不是經(jīng)濟殖民,也不是軍事殖民,也不是像以前那樣的一般文化殖民。大家知道,帝國主義、殖民主義者對被殖民地國家的文化殖民,一般都是這樣:到了這個國家以后,推廣殖民地國家的文化,這叫文化殖民。比如說日本,到了東北以后,去中國化,推廣日本文化。這是我們理解的所謂的文化殖民。但是后殖民主義說,現(xiàn)在西方國家的殖民,采取更獨特的形式,什么形式?以推廣東方文化的方法去殖民東方國家。這個問題恐怕有人聽說過,有人沒聽說過。一般的文化殖民是要推廣西方國家的文化,但是后現(xiàn)代殖民是在東方國家推廣東方文化。
那么,有人就不理解了,你在東方國家推廣東方文化,怎么叫殖民呢?下面一個問題很重要,在東方國家推廣殖民者所理解的東方國家的文化。換句話說,他也拍中國,他拍的中國是美國人需要的中國。美國人不需要的中國,他根本不拍。
這個觀點有的人不大明白,我舉這么一個例子。以城里人跟農(nóng)村人的關系來解釋。前段時間北京流傳一句話,說有錢人吃菜,沒錢人吃肉。農(nóng)村老百姓剛好吃菜。那么,這個吃菜跟剛才講的吃菜有區(qū)別嗎?很有區(qū)別。換句話說,很多人理解農(nóng)村,是按城市的方法去理解農(nóng)村的。城市的方法理解農(nóng)村是什么?到了草原,心曠神怡。農(nóng)村現(xiàn)在空氣非常好,所以把農(nóng)村夸得非常好。但是事實上,這并不是對農(nóng)村準確的描述。為什么你這么描述農(nóng)村?因為你長期生活在城市,你工作繁忙,空氣污染比較嚴重。你到農(nóng)村一看,比較休閑,空氣比較好,所以你認為農(nóng)村比較好。你這個結(jié)論是不是真正代表農(nóng)村真的很好呢?那并不見得。讓你在農(nóng)村生活半年或者一年,我估計你就受不了了。因為交通不便,晚上可能還沒有燈,休閑不便,想出去交個朋友也很不方便。所以今天我們對農(nóng)村、對草原、對沙漠、對海洋的評價,并不是真正的農(nóng)村、海洋、草原的性質(zhì),是帶著我們的需要去評價它的。因為我們今天喜歡海洋,我們今天喜歡草原,所以就認為草原多好。把我們對草原的愛好,加給草原地區(qū)的人民。用后殖民主義的觀點講,這就叫后殖民。
西方人發(fā)現(xiàn)自己的文化有問題了,后來追求東方文化,最后發(fā)現(xiàn)東方有一種文化很重要,武俠。所以就認為中國就是武俠的國家,這就導致另外一個情況,相當多的中國電影,就沖著美國的需要拍中國電影。
如果大家還沒有聽明白,我再舉一個例子。李安,李安應該說水準很高,是我們非常敬佩的一個藝術家。他的《臥虎藏龍》應該說在中國電影界開了一個先河,這也是我們的一個榮耀。李安那部電影拍完以后,我講過一句話,并不一定正確,我是這么評價李安的電影的:李安的《臥虎藏龍》我給它一個字描述——飄。他在國際上得獎,但是在國內(nèi)可能反響并不大。有反響也是有炒作,為什么呢?我的理解,這部電影一個字解釋——飄。從這個樹頭飄到這個樹頭,從那個樹頭飄到這個樹頭。但是中國人看完以后并不買他的帳,這叫輕功,但是最高的輕功境界只可意會,不能言傳。所以你拍完以后,中國人認為你科技用得比較好,但是并不是最高境界。但是西方人沒見過,還能飄,他看完以后是霧里看花,水中望月,最后得出結(jié)論,像霧像雨又像風,得獎了。
因此,有一幫電影導演就認準一條:西方人理解的中國,西方人對中國最感興趣的是什么?武俠。你要想被西方人接受,就拍中國的武俠。所以那段時間出現(xiàn)了很多功夫片。最后好像都沒有得到奧斯卡。我不做電影藝術的評價,這些藝術家水準都非常高。我舉這個例子證明一個現(xiàn)象。現(xiàn)在我們的電影也好,其他的文學藝術也好,有什么現(xiàn)象?投西方人所好。因為西方人喜歡這樣的中國,我們就拍這樣的中國。換句話說,退一萬步講,就是你真的得獎了,你在中國有多么高的位置嗎?你介紹的中國并不是中國人理解的中國,你介紹的中國人也并不是中國人自身表現(xiàn)的中國人,而是美國人心目當中的中國人。因為美國人希望有這個,我就給你提供這個,這就是典型的后殖民主義文化。
我講這句話,可能有人還沒有完全認識透,也許有人認識透以后,不一定贊同,但是這個現(xiàn)象不僅在中國存在,在其他國家也存在。也就是說,投發(fā)達國家的需要,電影、音樂等若干藝術作品,都按西方人的標準來拍,這樣剛好符合西方人的價值追求。這樣的電影、藝術等,我們給它取名叫后殖民主義。你介紹的是中國,但是你介紹的并不是中國人自身理解的中國。你所介紹的中國,只是投西方人所好的中國。因為西方人喜歡這種東西,你就拍給他看,這就是典型的后殖民主義思潮。因此,這個觀點當然就叫去中國化。
去年《遼寧日報》寫過一篇文章,出現(xiàn)了一個詞,叫“呲必中國”。這篇文章標題是《老師,請不要這樣講中國》。他找了一幫人到很多高校課堂去了解,特別是了解了經(jīng)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據(jù)說相當多的老師一談經(jīng)濟學,言必稱西方經(jīng)濟學;一談政治學,言必說西方政治學家怎么說怎么說。學生問他說,那中國怎么樣?中國什么都不行。這種現(xiàn)象叫“呲必中國”。這種現(xiàn)象也許在文學藝術當中表現(xiàn)的不是那么明顯,后殖民主義再明顯,但是有一條,拍的還是中國人,敘述的是中國故事。雖然投西方所好,但是做的事還是中國的。像這樣“呲必中國”的人,明顯否定中國的一切,認為中國根本不存在什么經(jīng)濟學、政治學、法學,都必須學西方。
第三,消費主義。20世紀以后也出現(xiàn)過一個很重要的思想家,叫鮑德里亞,法國人,他寫過一本書,叫《消費社會》。在《消費社會》當中,他講過這么一個問題,他說20世紀60年代以后,西方已經(jīng)進入到一個新的社會,叫消費社會。消費社會最大的特點是什么?不是生產(chǎn)引領消費,而是消費引領生產(chǎn)。什么意思?這個時候西方人的家庭需要基本飽和了,比如說冰箱、彩電、洗衣機,我什么都有了,那產(chǎn)品怎么賣出去?產(chǎn)品過剩,賣不出去了。因此,消費社會最大的特點是什么?先調(diào)動你的需求,讓你有一個需求,促使你再去買東西,這就叫消費社會。
消費社會的特點不是生產(chǎn)了東西才消費,而是首先消費,讓你有需求,再去推動生產(chǎn)。有人就問了,我有手機了,你怎么再讓我買新手機呢?我已經(jīng)有了一個冰箱、彩電了,你怎么再讓我買新的呢?我已經(jīng)有電腦了,你怎么再人我買新的呢?這就非常重要,所以消費社會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刺激需求的時候是在需求當中打入文化內(nèi)涵。什么意思?第二款手機出現(xiàn)以后,會有一些著名的藝術家給它做廣告,宣傳當中告訴你,用這個手機的人才是時尚、品位的象征。你還用以前那個手機,你就是老土。所以很多人一看,我現(xiàn)在還用這個手機,一定要買個新手機。剛買完,第三批手機出現(xiàn)了,然后又告訴你,真正引領時尚的是這個手機,都iphone6了,你現(xiàn)在玩的還是iphone4,你還不如什么都不帶,拿不出手。換句話說,消費社會有個非常大的特點,通過鼓動消費,讓你有需求,或者鼓動需求讓你去消費。先告訴你雙眼皮最美,你做了一個雙眼皮,剛做完,又告訴你單眼皮是最美的。最后搞了半天,我們就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美了。
因此,消費社會有個特點,叫制造需求。而且需求是從文化制造的,這個文化制造帶有編織的成分。由此,我們得出一個結(jié)論:消費主義助長了玄幻文學和穿越文學的產(chǎn)生。消費主義在網(wǎng)絡文化當中,特別是在新生代的文化當中,對玄幻文化、穿越文學的影響很大。
三、當前我國文藝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路向
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在接受“中國能否強大、中國能否對世界構成威脅”采訪的時候,是這樣回答的,她說:“中國是否強大是能否構成對世界威脅的前提。”那么,中國能不能強大呢?我注意到,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所使用的新思想、新觀念、新概念,甚至思維方法,都是西方的,連理論研究都是在西方基礎之上進行的,這些結(jié)論不是來自于劍橋,就是來自于哈佛。我不否認這些新思想、新概念以及新思維的正確性,但是它是為西方價值觀服務的。雖然這個地方?jīng)]有談文學藝術,其實意思一樣。西方的文學價值理念是為西方服務的。一個只能步他人后塵的國家,能夠強大嗎?至于對世界的威脅,那更是不可思議。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