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網絡輿情的應對及其處置
下面我們講一下第三部分。我們剛才講了輿論和輿情,輿論其實屬于言論意見,是已經成形的、能對社會起到一定作用的、穩(wěn)定的意見言論。輿情是散在的、自發(fā)的、還沒有成氣候的。所以輿論和輿情是不一樣的。我們要如何應對和處置網絡輿情?是要把不利的網絡輿情向不利于輿論生成的方向去引導,而是向有利于社會大局發(fā)展的良好輿情去引導,這是我們要做應對和處置的目的。我們所做的就是為了讓它轉變,有的要消弭,有的要轉換,有的要引導。這是我們的目標。
我希望大家記住一點,就是輿情有自發(fā)、零碎、不系統(tǒng)的特點。輿情有三個主要的分類。第一個分類叫做網絡民意。網絡民意要及時回應。老百姓有點要求怎么了?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們的政府就是要替老百姓著想,從一個組織機構的角度去做工作。我們得有責任心,要不然我們?yōu)槭裁醋稣賳T,做自己好了,賺錢好了,做個體好了。在政府官員的位置上就是為群體服務的。如果這個做不好,沒有職業(yè)化,那么社會結構就會發(fā)生很多的問題。這是網絡民意。
第二個分類叫做負面輿情。第三個分類叫做重大輿情。負面輿情和重大輿情經常是聯系在一起的。重大輿情處理得不好就會成為負面情緒。因此,這兩者就需要有所關注。所以說,我們對負面輿情和重大輿情必須要有手段,要有方法,要有針對性的去處置,要將它引導、分化、轉化為有利于社會大局的輿情。
要把網絡民意、負面輿情、重大輿情做好了,做成有利的輿論,或者轉化成良好的輿情環(huán)境。這個是我們要去做的。
下面我們講一下,現在不良的網絡輿情到底有哪些?這里有幾個比較關鍵的,第一個是負面新聞。大家想一想,有的網絡新聞能看嗎?有的時候我真是不愿意看網絡新聞,動不動就全是負面的。這就是網絡媒體沒有把關的原因。我們不能讓傳統(tǒng)媒體凈是主流的,網絡媒體凈是負面的,那中間誰來承擔?是不是應該平衡一些?但是在這個方面,咱們也不能把網絡當成主陣地,每天在上面宣揚“宏大的道理”沒有必要,很多人不是用宏大的道理就能教育好的。因為很多人的反駁心理特別重,所以你講大道理,是很少有人聽的。所以我們要轉化方法——在表達上口語化一些、平民化一些。咱們都是普通人嘛,要把自己當成一個人,不要當成機器,也不要當成神。
第二,社會上的負面情緒還是比較多的。說實話,在整個社會的發(fā)展中,在階層開始重新分類的過程中,可能政策引導了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一部分人的生活卻不那么如意,這都是在不斷地調整當中的。但是,被損害利益的人一定會有這樣的疑問,會想要表達。我們要接受它,但是要注意引導。
第三,中國現在仇富、仇官、仇行政執(zhí)法者的現象是存在的。事實上,這個社會上有很多發(fā)展不是那么匹配的,并不是所有的發(fā)展都能到達理想狀態(tài)。但是也不用愁。我在巴黎的時候,發(fā)現巴黎的城市問題也很大,到處都是難民,治安也不好。有人說法國是在還他們在殖民地的欠下債,所以將大量非洲的法屬殖民地的難民引到他們的國家,但是成為了社會的不安定因素。其實,每個社會都有它的問題,我們的社會確實存在包括社會心理的不穩(wěn)定、社會文化跟經濟發(fā)展水平不匹配等問題,但我個人認為,技術可以給我們一種力量的支撐和開發(fā)。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