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元竹 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
(未經許可,不得復制、印刷、出版,違者負知識產權法律責任)
視頻專輯:http://416w.cn/2015/0817/829448.shtml
完整報告:http://416w.cn/2015/0817/829433.shtml
PPT:http://416w.cn/2015/0817/829476.shtml
今天我主要圍繞四個方面的問題,給大家介紹一下街道體制改革。第一,談一談政府職能轉變的一些新進展。整個國家特別是本屆政府,十八大以來在政府職能轉變方面都做了哪些事情;第二,講一講我國街道體制的歷史演變;第三,我國街道體制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最后,跟大家一起討論街道體制改革的目標和任務是什么。
一、我國政府職能轉變的新進展
(一)對行政審批制度進行改革
2012年黨的十八大以后,特別2013年初,李克強總理對行政體制改革做出了一系列的部署。他說新一屆領導集體要狠抓八項規(guī)定的落實,狠抓“四風”,國務院就是要抓簡政放權,所以簡政放權是本屆政府改革的一個主線。簡政放權主要是圍繞著行政體制改革對行政審批制度進行改革。
1.強化權力清單制度
我們國家有一系列的行政審批。在沒改革之前中央政府有一萬多項行政審批權,地方政府有三萬多項,經過十幾年的簡政放權,現在中央政府還有1000多項,地方政府還有1萬多項,本屆政府上任以后又減掉了600多項。但是行政審批制度改起來非常難。今天上午來之前看最近李克強總理的一個講話,嚴斥一些部委和地方文件運轉流程繁冗、拖沓,他講到,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的一些意見、文件,回到部里以后,還要經過處長、司長簽閱一遍,甚至在處長那就卡住了。這個講話他講得很嚴厲,他說今后我們約定,凡是經過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的文件,大家沒有異議的一個禮拜之內必須下發(fā)。
行政審批改革,就是把一些政府不該管的交給社會交給市場去管,這是我們行政體制改革的一個核心。從統計數據可以看到,2002年10月第一批下放行政審批權是789項,到2013年一共下放2100多項,而本屆政府從2013年到現在又下放了600多項。另外中央要求省一級的政府在今年年底之前要把自己的權力清單全部列清楚,省政府教育、文化、醫(yī)療、衛(wèi)生等各部門干哪些事情,列的清清楚楚,在這個權力清單的基礎上去行使行政權利,不能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實際上去年一年浙江省已經把權力清單公布了,去年6月份公布了省政府的權力清單,11月份公布了地市政府的權力清單。中央和國務院要求全國地市一級的政府要在明年年底以前公布自己的權力清單。
為什么要去公布這個權力清單?政府要依法行政,把權力清單公布了,然后根據法律規(guī)定,去做這些事情,這些事情之外的不能再去做,所以說“法無禁止則可為”指的是企業(yè),而“法律規(guī)定必須為”則是指政府。對政府實行正面清單,對企業(yè)實行負面清單,這是我們行政審批的基本原則,這個原則現在主要在自由貿易區(qū)進行試點。比如上海自貿區(qū),主要是圍繞著負面清單和正面清單在試點,現在我們又擴大到三個自貿區(qū)。所以說,這個自貿區(qū)的試點不僅僅是對推動經濟進行試點,同時也是對政府自身的改革進行試點。這是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2.積極推進第三方評估
所謂第三方評估,就是對政府的政策,在政府之外尋找第三方來評估它的績效和透明度。這項工作從去年開始一直在嘗試摸索。去年6月份國務院常務會議作出決定,委托國家行政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全國工商聯、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對政府簡政放權過程中的績效問題進行評價,然后直接向國務院報告。以后,我們還會找更加獨立的第三方來評估。評估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監(jiān)督政府的工作,幫助政府把工作做好。比如,這次上海街道體制改革的第三方評估就是由居民來評估,由居民來評估社區(qū)和街道的工作。我到上海去,上海的同志跟我講,過去都是上級考核下級,上級評估下級,所以徐匯、楊浦等地區(qū)的很多街道在上級政府考核中總是排在前幾名,現在讓老百姓評估,結果排名都到后面去了,原來那些落后的反而上來了。那么這里面就反映了一個問題,我們街道的工作、基層的工作經不起老百姓的評價。上海這次在“1加6”文件里面專門加了一條,要通過居民來評估我們基層政府、評估街道。
3.積極推進社會風險評估制度
另外,就是社會風險評估制度。要求對所有的重大項目、重大政策必須進行社會風險的評價,在上政府常務會議,黨委討論之前必須有風險評估報告。
(二)探索政府、市場和社會的關系
黨的十八大報告和十八屆三中全會對政府和市場的關系,都做了精辟的論述。黨的十八大報告對社會體制的內容,第一次做出明確的界定,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把政府和市場的關系界定為要發(fā)揮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fā)揮政府的作用。
針對這個關系,廣東、上海、北京、天津、湖北、深圳都在積極地探索。比如說,廣東省積極探索政府購買公共服務,一個社區(qū)給600萬資金用于購買社會組織、社工組織的服務。上海“1加6”文件里面也規(guī)定了每個居委會每年給10萬塊錢的日?;顒雍晚椖拷涃M。北京社工委每年有幾個億的資金來支持各級政府積極探索政府購買服務。
但我個人一直認為這個問題還需要做更深入的探索。就是政府購買該怎么買,以什么樣的方式買。這里面涉及到兩個關鍵的問題,就是什么樣的公共服務以什么樣的方式去購買。我們現在理解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就是政府出錢,社會組織企業(yè)提供項目,提供服務。這就把公共服務的意義和種類理解的太過于簡單,這個“購買”我覺得可以進一步商榷。
這個禮拜天我在友誼賓館開會,我們一位前國務院領導也跟我提了個問題,他說我一直在思考購買公共服務,這個購買它本身包含哪些意思?我后來跟他講,我說首長你看沒看過《紙牌屋》,《紙牌屋》里面的那些人,包括在國會跑來跑去的那些軍火商,跟那些議員、政客之間在做什么交易?是政府來購買這些軍火商的軍火服務。因為在美國國防,軍火都是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來進行的,現在美國在伊拉克、在中東搞的這些代理人戰(zhàn)爭,實際上也是一種服務的購買。
所以我們對這個問題還要做更細致的研究。比如說養(yǎng)老服務,根據不同收入水平,享受不同的社會保障狀況,不同的狀況作一個細致的分類,哪一類的人需要公共服務,需要政府去購買、提供給他;哪一類的人不需要政府去購買公共服務,而是通過一些政府補助的方式,讓他自己去做。比如一些企業(yè)進入公共服務領域,政府不是購買他的服務,而是通過特許經營的方式(PPP模式),或者是通過一定需求政策的方式讓他去提供公共服務,這樣我們政府用于動員社會力量的手段就很多了,就不僅僅局限于我要到財政要一點點錢,然后給社會組織、給企業(yè),這往往達不到我們預期的目的和目標。所以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是中央做出的一項重要決策,但是在實踐的過程中需要我們根據具體的情況進一步地把各類公共服務的類型、性質、購買的方式、政府支持的方式做得更加具體,更加有效,這樣才能夠把這項工作做好。
市發(fā)改委的同志委托我去研究一下,國外公共服務是怎么購買的。我后來發(fā)現其實國外政府和社會的關系,不僅僅是一個簡單購買,有16種關系,比如說政府直接提供服務;政府通過稅收優(yōu)惠的政策支持社會組織和企業(yè)去給社會提供服務;政府通過跟企業(yè)合作,共同提供社會服務等等,有十幾種,所以在這個領域中我們要做的工作還很多,還需要去探索。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