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林 首都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未經許可,不得復制、印刷、出版,違者負知識產權法律責任)
視頻專輯:http://416w.cn/2015/0616/817992.shtml
完整報告:http://416w.cn/2015/0617/818006.shtml
PPT:http://416w.cn/2015/0616/817974.shtml
大家好,今天我要講的題目是“領導干部必須認真執(zhí)行民主集中制度”。民主集中制是中國共產黨根本的組織制度,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便利、最合理的制度。在如何理解民主集中制的問題上,社會上還存在很大的誤區(qū)。
一種觀點是“過時論”,認為民主集中制是戰(zhàn)爭年代和計劃經濟條件下的產物,在今天已經不合時宜;第二種觀點是“對立論”,認為民主集中制同市場經濟的要求是相悖的;第三種觀點是“替代論”,主張實行首長負責制來代替民主集中制;第四種觀點是“淡化論”,這部分人受國際因素的影響,主張逐步淡化對民主集中制的使用和關注。
習近平同志指出,“對每個領導干部,都要加強民主集中制的教育培訓,使大家熟悉民主集中制的規(guī)矩,懂得民主集中制的方法。”
今天我想從四個方面來談這個話題。第一,民主集中制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根本組織原則;第二,堅持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性;第三,貫徹民主集中制存在的主要問題;第四,貫徹民主集中制的有效路徑。
一、民主集中制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根本組織原則
(一)什么是民主集中制?
我們知道,在我們黨的歷史上,對民主集中制第一次做出比較充分規(guī)定的,是“八大”制定的黨章。“八大”黨章是這樣規(guī)定的:“黨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組織起來的。民主集中制,就是在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導下的民主。”
毛澤東講過,“我們的目標是想造成一個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tǒng)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那樣一種政治局面,以利于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較易于克服困難,較快地建設我國的現(xiàn)代工業(yè)和現(xiàn)代農業(yè),黨和國家較為鞏固,較為能夠經受風險。”
中共十七屆四中全會通過的決定指出,“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集中統(tǒng)一是黨的力量保證。必須堅持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以保障黨員民主權利為根本,以加強黨內基層民主建設為基礎,切實推進黨內民主,廣泛凝聚全黨意愿和主張,充分發(fā)揮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堅決維護黨的集中統(tǒng)一。堅持以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以黨的堅強團結保證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
2012年,黨的十八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里面指出,“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它既是黨的根本組織原則,也是群眾路線在黨的生活中的運用。必須充分發(fā)揚黨內民主,尊重黨員主體地位,保障黨員民主權利,發(fā)揮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必須實行正確的集中,保證全黨的團結統(tǒng)一和行動一致,保證黨的決定得到迅速有效的貫徹執(zhí)行。”
(二)關于黨內民主和黨內集中
首先,我們來看看什么是黨內民主。民主在古希臘的本意是指眾人的統(tǒng)治,也就是大多數(shù)人當家作主,是與君主制、寡頭政治、獨裁政權相對立的。
黨內民主是指黨員和黨組織的意愿、主張的充分表達和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的充分發(fā)揮,是全體黨員在黨內當家做主的一種表現(xiàn)。在民主集中制的語境下,民主是集中的基礎和源泉,沒有民主,黨就不能高效地凝聚全黨的意志和智慧,就有可能變成個人或少數(shù)人的獨裁統(tǒng)治。但是,只講民主會變成自由主義、無政府主義。
什么是黨內集中呢?我的觀點是:1.民主基礎上的集中,是對多數(shù)人和集體意志的集中,一切個人或少數(shù)人決定重大問題的做法都與黨的集中格格不入。2.集中多數(shù)人意見和集中正確意見的統(tǒng)一。要求我們必須堅持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原則,要充分采納群眾正確意見,只有這樣,才能形成黨所需要的集中,而不是無原則的集中。集中是民主的體現(xiàn)和歸宿。只有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則把全黨的智慧、意志高度地凝結在一起,才能保證黨在思想、政治、行動上的一致性。
小平同志講過,“一個黨不集中不行,如果沒有中央和各級黨委的集中領導,這個黨就沒有戰(zhàn)斗力。”
胡錦濤同志也講過,堅持黨內集中,必須做到以下三點:一是以尊重黨員的主體地位為前提;二是以保證黨員的民主權利為基礎;三是以嚴格履行民主程序,遵守相關制度作保障。只有堅持這三條才能夠真正實現(xiàn)黨內的集中。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