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登報檢討不如引咎辭職
登報檢討不是什么新鮮事,也沒有多大的震懾力。雖然報紙是面向濮陽全市黨政機關發(fā)行的,雖然檢討具有一定的負面影響,但是檢討也僅僅就是檢討而已。因為新聞每天都會發(fā)生,檢討只登載一次,第二天就會被新的熱點新聞代替。對于那些久經官場考驗的“老油條”來說,登報檢討算個多大的事啊。官員登報檢討,也許會在一段時間內成為社會熱議的內容,但是這并改變不了官員仍然是官員的事實,因為他們頭上的烏紗帽照樣戴得穩(wěn)穩(wěn)的。官員為官不為,要么是不具有相關的工作能力,要么就壓根兒沒把“城區(qū)河道截污治污”這樣的民生工程當回事,因此應該嚴懲,以儆效尤。
如果光是媒體上高調檢討就能過關,如果檢討之后照樣原封不動,沒有解決任何問題,這樣的檢討就會淪落為一場政治秀,進而成為一場笑話。廣東肇慶跟河南濮陽相比,對于那些不作為、亂作為和胡作為的官員懲治力度更大。他們的做法既直接又“粗暴”,直接在于取證之后立馬曝光,“粗暴”在于要求涉事官員當著全市人民的面在電視訪談中認錯表態(tài)??墒聦嵶C明,這種沒有傷筋動骨的檢討根治不了官員不作為。例如肇慶2014年2月份的節(jié)目中,曝光了廣寧縣綏江河垃圾污染問題。節(jié)目播出后有關部門作了整治,但不到位、不徹底,5月問題再次遭曝光。這都是相關部門負責人沒有受到黨紀政紀處理造成的,他們才不把檢討、認錯當回事。
官員不是學生,我們不能采用學校里處理違紀學生那套辦法來進行管理。他們是成年人,他們最在意的就是手中那點權力。因此官員不作為,亂作為,各地督辦在實地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要給出結論,最好的辦法就是建議主管部門勒令其停職反省或者引咎辭職。只有砸爛他們的“鐵飯碗”,他們才會受到些許觸動,才會主動關心那些民生工程,老百姓才能得到實惠。
“因工作不力登報檢討”應慎重
官員由于工作不到位,向民眾做檢討這是應該的。通常情況下,官員即使犯了再大的錯誤,也不會主動去登報檢討。登報檢討是在當?shù)亟M織部門或主要領導責令下才不得不做的。但登報檢討涉及組織程序、個人名譽、前途等等。因此,登報檢討一定要慎之又慎。
官員在報紙上做公開檢討,雖然不是一種黨紀政紀處分,但無論從哪方面來講,這比處分要嚴重得多。登報檢討,不僅在全市人民面前丟了臉,也有可能在全省、全國人民面前現(xiàn)了丑,成了社會各界議論的焦點,這等于提前把這位官員的前途判了“死刑”。因此,官員在工作中出了問題,是否登報檢討,一定要有個標準,一定要通過組織研究后謹慎使用。如果由著一些領導的性子,超越組織之上,高興時,即使一些官員問題再嚴重,也縱容包庇;不高興時,對一些看不順眼的官員采用“登報檢討”的方式去“羞辱”,這樣不但有失公道,而且違反了組織原則。因此,各組織在考慮官員“登報檢討”時,應該比給予黨紀、政紀處分更要慎重。
一個部門、一位官員工作有沒有做到位,主觀努力當然重要,但客觀原因也不可回避。譬如:本次登報檢討的市政園林管理局局長,他在《關于城區(qū)河道截污治污推進緩慢的檢討》中,雖然承擔了主要責任,但從這一檢討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城區(qū)河道截污治污項目進展緩慢,這也與這個部門權力有限有關,雖然市里讓這個局牽頭負責,但顯然是“小馬拉大車”。試想,河道截污、治污涉及環(huán)保、水利、農林、建設、城管、規(guī)劃、財政等等部門,一個小小的園林管理局沒有人事權、也沒有財權能管得了這些大部門嗎?只要其中的一個部門不配合,就足夠讓他們難看的,“工作不到位”那是必然的。
官員登報檢討,表面上看可能會震懾一些干部,也會讓百姓拍手稱快,但畢竟不是長遠之策,一旦做過了頭,可能會破壞組織程序,也有可能造成干部之間互相排擠,搞得人人自危,這不利于調動廣大干部的積極性,也有損于黨和政府的形象。因此,對于官員工作不到位的問題,有關部門應該查明原因,對確系工作失職,造成嚴重后果的,可以通過組織程序等給予黨紀、政紀處分,對事關民生的大事,在組織慎重研究后,責令其登報檢討,向民眾道歉也是應該的。但千萬不能為了一時的轟動效應,為了博得所謂的“掌聲”而隨意采用“登報檢討”的方式,如果那樣,就落入“處罰簡單化、絕對化”的誤區(qū),不但不利于提高干部的工作積極性,也有可能使一些好干部被“誤殺”“誤傷”。
【啟示與思考】
由于所負責的重點項目推進不力,河南濮陽7名處級干部近日在當?shù)刂饕獔蠹埳?,向全市人民作出公開檢討。此事一出,引來眾議。
經過公開檢討,這些項目如果仍然沒有進展,不僅上級看不下去,群眾也會有意見,更會懷疑干部的工作水平,影響到考核升遷。這樣的公開檢討,可說是公開的表態(tài)、公開的承諾。而翻開這些檢討也能發(fā)現(xiàn),檢討涉及的4個項目,除了工業(yè)園區(qū)外,其他三個項目都可謂民生工程,包括醫(yī)院病房樓、城區(qū)河道截污治污和建設中心公園。以之開刀祭旗,本身也是一種導向。
這位新上任的市委書記是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醒當?shù)馗刹?ldquo;當前正是跑項目、爭項目、大干項目的好時機”??磥響撌怯兄軓姷?ldquo;項目思維”,深諳項目的作用。其實,在某種程度上,這樣的暗訪問題并登報檢討,本身也是一種“抓住一個是一個”的“項目制”。在抓好項目的同時,還需要從更高層次來檢視背后的工作方式和思維方式。
曾幾何時,對于干部的或批評、或檢討,往往是局限在干部內部,公眾聽不到,也很難看到。對于干部來說,這等于是“內部過關”。因為范圍有限,往下的情況如何,民眾并沒有充分的“知情權”。也未必能收到舉一反三汲取教訓的實效。于此而言,這樣的登報檢討,值得肯定。
歡迎繼續(xù)關注經典案例。
(轉載請注明來源:宣講家網站71.cn,違者必究。)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