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為加大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助學力度,加快技能型人才培養(yǎng),從今年春季學期起,將中等職業(yè)學校和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標準由生均每年1500元提高到2000元,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更好地完成學業(yè),為國家培養(yǎng)更多有一技之長的建設者。
國家提高中等職業(yè)學校和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標準有著怎樣的政策背景?中等職業(yè)學校和普通高中國家助學政策經歷了哪些變化和調整?對扶困助學產生了哪些積極作用?為此,記者采訪了財政部教科文司和教育部財務司相關負責人。
七年來財政共安排中職國家助學金962億元
我國高中階段教育分中等職業(yè)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兩種,由于各種因素所致,中等職業(yè)教育的生源主要來自農村。
我國現行的中等職業(yè)學校國家助學金和免學費政策分別從2007年秋季學期和2009年秋季學期開始實施。
從2007年秋季學期起,國家建立健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助學體系,設立中職學校國家助學金,助學金資助對象是一二年級全日制正式學籍農村學生和城市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助學金標準每人每年1500元,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共同分擔。每年獲得助學金資助的學生約占一二年級學生總數的90%。
為進一步減輕中職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負擔,推動中職學校深化辦學模式改革,從2009年秋季學期起免除公辦中職學校全日制正式學籍一二三年級在校生中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涉農專業(yè)學生學費(藝術類相關表演專業(yè)學生除外)。從2010年秋季學期起,城市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納入免學費政策范圍。從2012年秋季學期起將免學費政策范圍擴大到所有農村學生。
據統(tǒng)計,2007~2014年,中央和地方財政共安排中職國家助學金962億元,資助學生6820萬余人次。
2006~2013年,中央財政職業(yè)教育投入從18.5億元增加到233.3億元。在中央財政的帶動下,2006~2013年全國職業(yè)教育經費總投入由1141億元增加到3450億元。政府投入已成為職業(yè)教育經費的主渠道。
從2014年起,中央財政在整合現有項目的基礎上啟動實施現代職業(yè)教育質量提升計劃,并繼續(xù)引導和支持地方落實好學生資助政策。當年,共安排職業(yè)教育經費278.4億元,安排免學費補助資金134億元,受益學生約1000萬人;安排國家助學金30.4億元,受益學生達320萬人。
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政策從2010年秋季學期開始實施,資助對象為普通高中在校生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標準為每生每年1500元,具體標準由各地結合實際在1000元~3000元范圍內確定,所需資金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共同分擔。助學金資助面約為在校生的20%~30%。據統(tǒng)計,2010~2014年,中央和地方財政共安排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327.3億元,資助學生2436萬余人次。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