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2012年夏天來到哈佛之后,我用大概一年的時間專門研究了中美關系的實質(zhì),尤其從美國戰(zhàn)略家們?nèi)绾慰创袊绕鸬囊暯怯^察東亞的 地緣政治經(jīng)濟走向何方。在哈佛,除了出國留學的精英之外,還有大量政府高官、大學教授、企業(yè)家等經(jīng)常過來進行中短期的訪學和培訓。幾乎每天都有與“中國崛 起”相關的,抑或它所造成的問題有關的討論會。那些高官或教授不僅從美國人來看,連我都感覺到是“代表國家”的,因此說話特別謹慎,甚至比國內(nèi)還保守,怕 在境外出問題。
反正,我在哈佛切身體會到“中國”在走出去,美國當?shù)氐膸熒鷤儗?ldquo;中國“也頗有興趣,就主動地給中國人打招呼,進行交流。我一 方面是跟著這一戰(zhàn)略趨勢,我在中國將近十年的經(jīng)歷是一塊福利,能夠給自己帶來圍繞中國問題與西方學者拉近距離,走進圈子的機會,但另一方面作為一個日本 人,看到“日本”在哈佛的影響力和號召力逐漸衰退,心情有些復雜。
今年“習奧會”上,習近平主席說“太平洋有足夠空間容納中美”,“中國夢與 美國夢是相通的”。言下之意,中國與美國可以平起平坐,建立對等的大國關系。美國內(nèi)心,包括政界和學術界對此未必接受——在相當一部分美國人眼里,美國仍 是世界上唯一超級大國,保持這種國際格局符合美國的利益。
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沈大偉(David Shambaugh)在最新著作《China Goes Global-The Partial Power》里明確表示,中國當前及在未來一段時間內(nèi)將處于一個“局部力量”(partial power)的狀態(tài),“倘若中國要成為美國那樣在經(jīng)濟、外交、安全、治理以及其他領域具有綜合力量和全球影響力的超級大國,依然有很長的路要走。隨著時間 的推移,中國可能會獲得這些特點,但在這之前,中國必將是一個局部力量。”。沈大偉的言外之意是,中國的實力依然有限,短時間內(nèi)不足以對美國構成威脅。
卡特政府助理國務卿、克林頓政府國家情報委員會主席和助理國防部長,“軟實力”(Soft Power)概念的提倡者小約瑟夫?奈哈佛大學教授(Joseph S. Nye Jr.)最近一直提倡“OnlyChina can contain China(只有中國才能遏制中國)”的論點。他今年1月為《紐約時報》撰文《不要遏制中國,要和它合作》(WorkWith China, Don’t ContainIt)指出,“應對一個崛起的中國,遏制根本就不是一個合理的政策工具。實力的意義就是能夠獲得想要的結果。有時候,美國與別國合作時,比單純壓制別國 時,實力更強。”
這也是我到美國一年來始終感覺到的美國戰(zhàn)略家觀察中國背后的潛意識。用我自己的話概括出來就是:“美國依然強大,世界需要美 國,美國的地位關鍵在于自身具有滲透性的實力與具有普世性的價值觀。對于中國,美國只需要展開務實外交,不需要刻意遏制,中國最后會受制于中國自身的問 題。”
美國主流戰(zhàn)略家們看到中國崛起之后,從“重振自身”的角度,而非從“遏制對抗”的角度采取應對措施,并動員豐富的社會資源重新發(fā)現(xiàn)美國 真正、潛在的力量在哪里。他們認為,中國的崛起是帶著這樣那樣的問題的,尤其周邊國家,包括民主國家都在警惕社會主義中國的不透明的崛起。因此,他們的結 論在我看來是:“中國越崛起,世界越需要美國。美國要做到的不是遏制中國,而是重振自己。關鍵在于自己。至于中國,等著它自我崩潰。”
我體會 到這些對決策層頗有影響力的美國戰(zhàn)略家們的態(tài)度與看法之后,感覺到能夠通過自由民主的討論不斷發(fā)現(xiàn)自己,調(diào)整自己,重振自己的美國還是充滿活力的社會,作 為一個日本人,也深感,今天日本需要的正是這樣的討論空間與政策環(huán)境。美國戰(zhàn)略家比日本戰(zhàn)略家高明多了。他們站得高,想得深,看得遠。
2013年9月10日,我在哈佛大學校園內(nèi)參加了小約瑟夫?奈教授的演講。主題是“美國對中國與日本的戰(zhàn)略”。作為“軟實力”(Soft Power)的提倡者,奈教授在演講中介紹中國的官員經(jīng)常向他問“如何提高軟實力?”這一問題。他的回答很簡單,就是“放松(Relax)。”
這是一個相當單純,卻中國領導人多年不敢碰的“圣域”。
中國社會真正“放松”的時候才是中國崛起的真正開始。我相信,那一刻,才是約瑟夫?奈教授等美國戰(zhàn)略家們要真正出冷汗,開始著急的時候。在這個意義上, 三中全會《決定》提倡“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無疑是好消息。因為,市場化才是使得中國社會“放松”的前提,在資源配置中政府起決定性作用的社 會是不可能放松的。在《決定》聚焦的“2020年”這一關鍵時刻之前,中國高層在多大程度上下決心推動市場化,中國社會在何種程度上得到放松必將影響中國 的未來,以及中國人的命運。
我是堅決認為,只要中國社會得到在國際社會上普遍意義的,正常的放松,中國人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是前途無量的,無論 是經(jīng)濟指標、城市建設、教育水準、文化作品、學術成果、市場活力、品牌建設、企業(yè)水準、對外交流、以及媒體報道等等,都能夠達到讓全世界感到震撼的境界。 那個時候,中國會開始改變世界。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