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國、依憲執(zhí)政與“憲政”是兩碼事
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堅持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要求,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題中應有之義。我們講依法治國、依憲執(zhí)政,不是要否定和放棄黨的領導,而是強調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和法律,黨領導人民執(zhí)行憲法和法律,黨自身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依法治國是我們黨提出來的,把依法治國上升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也是我們黨提出來的,而且我們黨一直帶領人民在實踐中推進依法治國。只有在黨的領導下,依法治國、厲行法治,才能有序推進國家和社會生活的法治化,才能真正實現人民當家作主。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一條基本經驗,也是我國法治與西方憲政的根本區(qū)別。我們實行的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中國共產黨同其他黨派的關系是: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共產黨執(zhí)政、多黨派參政,各民主黨派不是在野黨和反對黨,而是同共產黨親密合作的友黨和參政黨;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在國家重大問題上進行民主協商、科學決策,集中力量辦大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互相監(jiān)督,促進共產黨領導的改善和參政黨作用的加強。這是一種新型政黨關系,它從根本上消除了政黨攻訐造成的政局不穩(wěn)和政權頻繁更迭,最大限度地減少了社會內耗,有利于維護政治和諧穩(wěn)定與國家長治久安。
我們講的依法治國,依據的是社會主義憲法和法律;依憲執(zhí)政,依據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黨的十五大早就明確,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yè),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治國,依法執(zhí)政關鍵是依憲執(zhí)政。我們講的依憲治國、依憲執(zhí)政的“憲”,與西方憲政的“憲”有著本質不同。依憲治國、依憲執(zhí)政所依據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它以法律的形式確立了國家的根本制度、國家的領導核心和指導思想,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確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確立了愛國統一戰(zhàn)線、社會主義法制、民主集中制、尊重和保障人權等原則。這些制度和原則,反映了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體現了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和內在要求。現在一些人口口聲聲宣稱憲政,恰恰忘記了我國憲法的規(guī)定。比如,憲法明確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人民民主專政,而一些人卻大肆主張取消黨的領導,取消人民民主專政。這直接違反了憲法的權威和尊嚴,實際上是違憲行為。四中全會《決定》提出:“一切違反憲法的行為都必須予以追究和糾正。”在這方面,很重要的一個就是要追究和糾正一些人違反憲法,損害黨的領導、損害人民民主專政的言論和行為。 【查看全文】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