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有關執(zhí)法和黨、政府實施法治的新舉措
5.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
這次《決定》提出的一個根本要求就是,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于實施。我們經??吹?,制定了很多法,出臺了很多法律,如果只是把它在那里,不去很好地執(zhí)行,那還有用嗎?我認為根本就沒什么用,所以法律出臺了,而不去執(zhí)行它、落實它,這是對法律最大的傷害,也沒有任何意義。所以,這次《決定》才會站在這么一個高度上提出這么一個舉措、要求,叫做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一定要把它用起來。
6. 把法治建設成效作為衡量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工作實績重要內容,納入政績考核指標體系
我們既然講法治的實施、法律的執(zhí)行非常重要,要把它作為我們每一個干部他的實際政績、考核指標。這也是這次《決定》第一次提出來。干部怎么考核?過去就是GDP第一,別的不考核,就是看你GDP怎么樣,叫做GDP是唯一考核的指標。十八大以來有改變了,已經破除了GDP唯一考核指標這個不好的規(guī)定。干部的考核指標多了,帶有綜合性?,F(xiàn)在又加了一條,按照依法治國的要求,要考察這個班子也好、每一個領導成員也好,是不是依法辦事,有沒有法治思維,有沒有依法辦事的能力,要把法治建設作為每個班子和每一個干部考核的要素,加上這一條。今后我們到年底的時候,也不是說GDP不能考核,而是還有其他指標要考核,但是現(xiàn)在要把是否遵守法律、依法辦事作為考察的一個重要內容,這就加進來了。
7.健全依法決策的機制
怎么執(zhí)行任務,你怎么完成任務,所以我們政府要搞決策?,F(xiàn)在中央也第一次提出這樣全新的命題,叫做健全依法決策機制。《決定》還對這個依法決策,包括程序、環(huán)節(jié)上都講得很到位?!稕Q定》講,要有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確定為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序。過去,我們有些干部還稀里糊涂的,想決策就決策,多半是“一把手”提出來,叫做“一把手工程”、形象工程。現(xiàn)在不行了,要公眾參與,要專家論證,還要風險評估,更重要的還要合法性審查,就是這個決策首先有法制局或者法制辦看看你要決策項目、內容跟法律有沒有抵觸?,F(xiàn)在更明確地叫合法性審查,而且這要作為前置性條件,就是做決策之前首先要看看跟法律有沒有抵觸、有沒有違法,違法了就馬上叫停,不能進行下去了。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決定》提出了,建立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過去很多是“三拍干部”,叫做“拍腦袋決策、拍胸部執(zhí)行、拍屁股走人”,如果決策錯了也沒問題,反正換個地方拍拍屁股就走了嘛?,F(xiàn)在走不了,叫做“吃不了兜著走”,要追究你的責任,而且責任認定不明確的我們還要倒查,最后落實是誰的責任。這里邊特別強調兩個字叫做“終身”,大家理解一下什么叫做終身?終身就是一輩子,不管過了多少時間,也不管你在不在這個崗位,換了幾個崗位;再就是,也不管你是不是在現(xiàn)職上,還是退居二線,還是退休回家了,出了問題都要找到你,這叫終身。所以,有了這樣的規(guī)定以后,各級干部今后決策一定會慎之又慎,無處遁形,它會終身跟著你。
講到決策問題我還簡單說一下,我們也把智庫建設提到議事日程上。剛才說了,決策要公眾參與,要專家論證,所以我們要做好決策?,F(xiàn)在大家也看到,習近平同志提出我們要建設一批國際影響力的高端智庫。什么叫高端智庫?這就是外腦。我們決策不能靠領導者的幾個頭腦,也還要借助專家的頭腦,也叫外腦。這個外腦就是智庫,我們很多決策應該經過專家,或者經過各專業(yè)的人才,提出方案,然后供領導參考,領導提出兩個、三個拍板,才由領導來決斷。所以,決策有兩個基本的過程:一個是“謀”,第二個才是“斷”,我們應該把謀劃交給智庫,把拍板才給我們領導作主決定,這就是科學。
8. 健全執(zhí)法體制機制
現(xiàn)在執(zhí)法當中存在很多違法現(xiàn)象?,F(xiàn)在就提出了,行政執(zhí)法不能有時候沒完沒了,要跟刑事司法銜接起來,這叫做行政執(zhí)法和刑事司法相銜接。還有就是行政裁量權。行政有一個自由裁量權,但是裁量權彈性太大了,應該有一個基準制度。另外,也要落實行政執(zhí)法責任制和糾錯問責制。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