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利 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未經許可,不得復制、印刷、出版,違者負知識產權法律責任)
今天咱們講一下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國家層面的理解。首先我想從歷史和現(xiàn)實交匯的角度來談一下核心價值觀,它的形成、它的內涵、它的重要的社會價值。大家知道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們在不同的行業(yè),曾經出現(xiàn)了具有核心價值觀性質的一些職業(yè)要求、社會道德、社會規(guī)范。比如說搞體育的我們曾經有這樣的口號,叫“發(fā)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搞經濟搞交通的,我們有“發(fā)展經濟,保障供給”這樣的口號。毛主席還提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理念。那對醫(yī)療行業(yè)曾經有過“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那這些基本理念對于傳播優(yōu)良的社會道德,塑造良好的社會風尚,曾經起了很大的作用。
那是一個風清氣正的年代,那是一個清正廉潔的年代。曾經樹立了很多典型,像工人代表王進喜,農民代表陳永貴,解放軍代表雷鋒,還有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這些先進典型,對于塑造一代新風同樣起到重要的作用。
那還是一個追求向上,追求進步,積極向上進步的年代。大家相互學習,以進步為榮。比如說農業(yè)學大寨,工業(yè)學大慶,解放軍學全國人民,全國人民學解放軍。相互學習,共同促進進步,這些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性質的一些舉措,小平同志講50年代廣大黨員和人民講理想、講紀律、講為人民服務,愛黨、愛國家、愛社會主義,這樣的社會風氣和道德面貌不是很好嗎?那這段話在文選的三卷第318頁。
那么這些良好風氣的塑造,對于我們克服、戰(zhàn)勝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出現(xiàn)的曲折,渡過難關,起了很大作用。小平同志還說,在三年經濟困難時期,下放了2000萬職工,關了一些企業(yè),那個時候為什么能這樣做,那次調整國民經濟進行的比較順利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為黨和群眾的關系密切,黨的威信比較高,把困難擺在人民面前,對群眾講道理,做了大量的工作。但那2000萬人下放這一件事情就不容易,如果黨和政府沒有很高的威信是辦不到的,另外,那個時期整個風氣也不同,我們的干部比較接近群眾,所以能夠很快渡過困難。這里特別提到,黨的威信,整個社會風氣。這個社會風氣的形成與我們剛才提到的各行各業(yè)的,所概括出來的具有核心價值觀性質的這些職業(yè)要求、規(guī)范有很大關系。
那么到了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我們在抓經濟建設的同時,黨中央特別強調精神文明,推出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要雙豐收。在1981年,中央提出著名的五講四美三熱愛。所謂五講就是講文明、講禮貌、講衛(wèi)生、講秩序、講道德。所謂四美,就是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環(huán)境美。所謂三熱愛,就是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熱愛共產黨。那么這個五講四美三熱愛是1981年2月25號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lián)等9單位聯(lián)合發(fā)出的,所提出來的五講四美活動。后來又把五講四美和三熱愛統(tǒng)一起來,這對于扭轉文革之后所出現(xiàn)的道德水平滑坡、道德水平下降這樣的一種局面起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