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理論網: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了“三個倡導”:“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是我們黨的政治報告第一次明確提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央為什么要提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您怎么看?
孫熙國:這個問題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說。
第一,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集聚社會正能量的需要。任何社會都呼喚正能量,一個社會總是既有正能量,也有負能量,但是,真正推動社會前進的一定是正能量。我們今天需要什么樣的正能量呢?從大的方面來講,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個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的正能量;一個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正能量。像習總書記講的一樣,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中國人民共同的夢想。今天,這個夢想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實際是圍繞著怎樣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樣一個主題展開的。
第二,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推動和引領社會全面發(fā)展的需要。中國社會發(fā)展到今天,我認為已經渡過初級階段了。這個初級階段不是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我說的“初級階段”是說,一個社會的發(fā)展一開始經歷的階段一定是以溫飽為前提、以溫飽為目標的階段??缭搅藴仫栯A段,人們會對生活有更多的要求。這個“更多的要求”,包括經濟上的、政治上的、文化上。超越了溫飽階段以后,人們對社會的要求更多地體現(xiàn)為精神文化層面。道理很簡單,物質文明上去了以后,人們必然會對精神文明提出更多的要求,對社會發(fā)展和進步提出更全面的要求。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推動和引領社會全面發(fā)展的需要。
一個社會的進步,不僅體現(xiàn)在物質層面,還應該體現(xiàn)在制度層面,體現(xiàn)在思想文化層面。目前,社會上的思想文化狀況非常復雜,各種不同的思想、觀念、價值觀在這里交流、交融、交鋒。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們在和國際社會打交道的時候,如果僅僅憑借強大的經濟、強大的政治或者強大的軍事還不行,關鍵還是要有強大的靈魂。這個靈魂就是強大的思想,強大的文化,強大的價值觀。但是在改革開放以后,尤其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的思想意識變得多元、多變、多樣,這就需要核心價值觀的引領。這個引領就是要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鞏固中國人民的共同的思想基礎。
第三,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的需要。價值觀是人的靈魂層面的東西。今年五四青年節(jié)習總書記來到北大,他講到核心價值觀其實也就是一種“德”,既是個人的“德”,也是一種大德,就是國家的德、社會的德,更是公民個人的大德。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一個人如果沒有核心價值觀這樣一個大德,就無法立足于社會。一個無德的人也很難叫做人。社會和國家也是如此。只有經濟增長肯定不行,還要有靈魂、思想、文化層面的發(fā)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是人的全面發(fā)展的需要,也是社會和國家全面發(fā)展的需要。
綜上所述,中央之所以提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要就是基于三方面的需要,即集聚社會正能量的需要,推動社會進步的需要,促進人和社會國家全面發(fā)展的需要。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