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的說來,經過近十年的發(fā)展,出行總量激增、出行結構得到改善、需求構成更為復雜——出行總量增長32%,出行距離增長29%,公共交通出行比例達到46%。
(1)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提升——達到46%。軌道交通網絡化運行效率進一步增強,骨干作用凸顯,在公共交通中分擔率上升至40%,最高日客運量突破1100萬人次。地面公交與軌道網形成有效銜接,發(fā)揮公共交通主體作用,日均運送乘客1320萬人次。
(2)公共交通服務品質提升——換乘更加便捷、安全穩(wěn)定性能提高、多樣化服務等。地鐵10號線的貫通運行,與10條既有線實現(xiàn)換乘;8號線向兩端延伸,有效分流地鐵13號線高峰客流壓力。1號線與9號線軍博換乘站投入使用,日均換乘客流近10萬人次。先后3次縮短6號線、亦莊線等線路發(fā)車間隔。實施既有線路改造和尾工清零,完成部分線路增購車輛,全力提高設備設施穩(wěn)定性,較好地應對了大客流沖擊,全路網運行整體平穩(wěn)有序。開通36條微循環(huán)公交線路,因地制宜使用小型公交車,方便市民出行。積極探索多樣化服務,首次開設定制公交商務班車,已有45條78班次,乘客中近6成是自駕車主。
(3)管理系統(tǒng)智慧水平提升——完成26個公交電子站牌建設,推出“北京實時公交”手機軟件,提供78條公交線路車輛到站距離和到站時間查詢服務。
(4)清潔空氣節(jié)能減排提升——更新老舊公交車3000輛。
(三)以世界城市標準審視北京公共交通
1、公共交通出行分擔比例有待提高
公共交通一直是國際大城市特別是世界城市中心區(qū)居民通勤出行的首選工具,這些城市早晚上班人群的公共交通出行比例高達70%-90%。
紐約為76%;東京為85%;香港為89%;倫敦為90%。
2、 多形式公共交通之間的相互銜接有待加強
公交網絡與軌道交通網絡沒有相協(xié)調的統(tǒng)一規(guī)劃,相互銜接有待加強;多種公共交通形式間的接駁、換乘不便、尚未形成一體化公交服務體系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