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中國政府網現場報道]
3月6日(星期四)上午10時30分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農業(yè)部部長韓長賦,總經濟師、新聞發(fā)言人畢美家就“扎實深化農村改革,加快發(fā)展現代農業(yè)”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新華網、中國政府網進行實時報道,敬請關注!
[主持人王效云]
記者朋友們,上午好。以“扎實深化農村改革,加快發(fā)展現代農業(yè)”為專題的記者會現在開始。今天我們非常榮幸地邀請到農業(yè)部部長韓長賦先生,農業(yè)部總經濟師、新聞發(fā)言人畢美家先生來到新聞中心,圍繞主題回答記者們的問題。在開始回答記者們提問之前,我們先請韓部長講兩句話。
[韓長賦]
謝謝主持人。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大家上午好。借這個機會,我首先要感謝媒體新聞界朋友們對農業(yè)和農村經濟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2014-03-06 10:42 ]
[韓長賦]
昨天李克強總理用了較大的篇幅來講農業(yè)和農村工作。2013年,我國的糧食生產實現了“十連增”,農民的增收實現了“十連快”,應該說,農業(yè)形勢好,為保持經濟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14年,我們總的思路和目標就是要堅持穩(wěn)中求進、穩(wěn)糧增收。為此,我們要更加注重改革創(chuàng)新,更加注重質量安全,更加注重資源環(huán)境,更加注重科技和人才。要經過努力,確保糧食生產不滑坡,農民收入不徘徊。我們要按照中央的要求部署做好工作,我們對此也充滿信心。[ 2014-03-06 10:43 ]
[韓長賦]
現在我愿意回答大家的提問。
[王效云]
謝謝韓部長,請各位提問的記者,你提問的問題一定要簡單明了。下面我們開始提問。
[經濟日報和中國經濟網記者]
關于糧食安全問題,請問韓部長,最近發(fā)布的《中國食物與營養(yǎng)發(fā)展綱要》提出,到2020年我國糧食產量要確保穩(wěn)定在5.5億噸以上,這個目標遠遠低于目前國內的消費水平,這是否意味著我國糧食自給自足的政策有所改變?今后我國是否會進口更多的糧食?“十連增”之后如何繼續(xù)持續(xù)增產?謝謝。[ 2014-03-06 10:45 ]
[韓長賦]
你提的這個問題,我覺得你觀察得很深入。關于糧食安全的問題,我想用三句話來回答。
第一,我們國家立足國內基本解決糧食的安全問題,這個政策是堅定不移的。前不久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了新形勢下的國家糧食安全戰(zhàn)略,就是堅持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這20個字的核心還是立足國內。就是習近平總書記講的,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而且我們的飯碗主要裝中國糧。
方才你講到,前不久公布的關于食物和營養(yǎng)的綱要,里面確實提出來到2020年我們的糧食產量要保證在5.5億噸以上,但是我想說明的是,這個目標指的是谷物,也就是說小麥、水稻和玉米,而且是一個最低的產量。我們2013年的谷物生產是10855億斤,還是低于5.5億噸這個指標的,是個最低確保的產量,并不是說我們產這些糧食,我們還是要根據我們的需要和我們的能力,來保證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
第二,剛才你講到,我們是不是要進口很多糧食。這幾年我們糧食的進口量確實在增加,但是總量并不大,去年就是1300萬噸。我們國家消費在增長,資源又有限,所以我們會適當地利用國際市場。但是我們基本的是要依靠自己。去年的1300萬噸只占我們國內消費量的2.4%,而且要是真靠大量進口也靠不上,全世界的糧食貿易量只有6000億斤,相當于我們產量的一半。大米,我們的第一主糧,全世界的大米只有700億斤,相當于國內消費量的1/4,他不可能都賣給我們,所以我們對此還是清醒的。
你講到這個綱要,確實,我們的《綱要》發(fā)表了之后,包括最近烏克蘭局勢動蕩,都引起了國際市場糧價的波動,說明國際糧食市場還是很脆弱的。我們十幾億中國人,不可能靠買飯吃、討飯吃過日子,所以我們會增加一些進口,但是進口量不會大幅增長。
至于說到已經“十連增”了,以后還能不能保證,這個問題我是有信心的?,F在一個不爭的事實,全世界都公認的,中國用世界十分之一的耕地產了世界上四分之一的糧食,養(yǎng)活了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這應該說是改革的紅利,科技的恩惠,也是中國農民創(chuàng)造的奇跡。
從未來看,我們的信心是建立在這么幾個方面,第一個是政策。中央高度重視糧食生產、糧食安全,我們有一套政策體系。第二個就是科技。我們現在科技貢獻率已經達到了55%,還會進一步提高,特別是種業(yè),我們把種子當成大事來抓。第三個是基礎設施。現在我們的水澆地已經到了51%,我們農業(yè)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已經達到了59%,雖然在世界上不算先進,但是這個基礎還是能夠幫助我們有一定的抗擊自然災害的保障能力。
除此之外,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加大措施保護耕地,堅守耕地紅線,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如果描繪一下,前面是政策、科技、設施三大支柱,再加上一個保護耕地紅線,就是“筑牢三大支柱,堅守一條紅線”,當然還有創(chuàng)新農業(yè)經營體系,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發(fā)展適度的規(guī)模經營,提高種糧效益。我想2014年的糧食生產還是可以有預期的,長期還是有信心的。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