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科辭典
馬大體分三類
馬的品種可按發(fā)源地、主要用途及體型大小,大體分以下三類:
輕型馬 包括阿拉伯馬、純血馬、亞洲馬、盎格魯-阿拉伯馬等;
重型馬 用于農耕及運輸。包括英國的夏爾重挽馬和克萊茲代爾馬、法國的潑雪龍馬、比利時馬等;
小型馬 用于拉車、負重及供兒童騎乘,包括威爾士、達特穆爾、新林等。
壽命通常20多年
小馬駒在媽媽肚子里生長約11個月后出生。通常生馬駒時先出來的是前腿。馬駒出生后,母馬會把它全身舔個遍,用這種方式把馬駒清理干凈。
通常馬能活20到25年。目前記載的年齡最大的馬叫老比利(old Billy),生活在英國,它活到了62歲的高齡。
馬的牙齒能反映它們的年齡情況。直到馬5歲的時候你都可以通過它口腔里的乳牙數判斷它的實際年齡。5歲以后的馬,專家可以通過它們的牙齒磨損形態(tài)來判斷其年齡。10歲左右的馬在上切牙位置還有一條指示線。
感官非常靈敏
我們要看側后方的東西,得扭過頭才能看到,但是馬不用。馬的雙眼長在頭的兩側,這能幫助它觀察多個方向。由于眼底視網膜外層有一層照膜,馬的感光力強,在夜間也能看到周圍的物體。馬識別顏色的能力不是很強,它最能辨認的是黃色。由于兩眼距離大,視野重疊部分僅有30%,因而對距離判斷力差;同時眼的焦距調節(jié)力弱,對500米以外的物體只能形成模糊圖像。
馬的聽覺和嗅覺比人類還要發(fā)達。馬轉動耳朵能夠分辨聲音的來源。它們還能聽到人所聽不到的高低音。馬通過嗅覺認出彼此,兩匹馬第一次碰面時,它們會往對方的鼻子里吹氣。
馬的膽子很小,隨時保持警戒狀態(tài)。馬很容易被突然的聲音(像鞭炮)嚇到,很怕飄忽不定的東西,如氣球、旗幟等,也很怕細長的東西,如竹竿、雨傘等。
表達情感很豐富
馬也像人類一樣有肢體語言。馬耳向后收,表明它很憤怒或者很害怕;馬耳向前指,表示它對周圍的環(huán)境很感興趣;一只耳朵向前,一只耳朵向后,表示它對目前的情況不確定。
馬也能通過尾巴表露情感。尾巴翹得老高,說明馬很興奮、高興,且精力充沛;尾巴下垂,表示不高興了或者累了;馬生氣的時候,可能用力地把尾巴從一邊甩向另一邊。不過有些時候,它那樣做只是為了驅趕蚊蟲。
習慣站著睡覺
馬睡覺不一定非在晚上,更不是一覺睡到大天亮。要是沒人打攪它,它可以隨時隨地睡覺,站著、臥著、躺著都能睡覺。大馬一天能睡八九次,加起來差不多有6個小時。天亮以前的兩個小時,馬睡得最香。
馬站著睡覺是繼承了野馬的生活習性。野馬生活在一望無際的沙漠草原地區(qū),在遠古時期既是人類的狩獵對象,又是豺、狼等肉食動物的美味佳肴。它不像牛羊可以用角與敵害做斗爭,唯一的辦法,只能靠奔跑來逃避敵害。而豺、狼等食肉動物都是夜行的,野馬為了迅速而及時地逃避敵害,在夜間不敢高枕無憂地臥地而睡。即使在白天,它也只好站著打盹,保持高度警惕,以防不測。家養(yǎng)的馬都是由野馬馴化而來的,站著睡覺繼承了野馬的生活習性。
如果馬預先知道沒有什么危險,那么它就把頭搭在背上睡覺。和母馬在一起的小馬駒以及群體生活的馬,就是用這個姿勢安心入睡的。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