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的后面一句“改革完善農村宅基地制度”的含義是,當前農村宅基地制度不完善,應該進一步改革完善。當前中國農村宅基地是由集體提供,農戶無償獲得,免費使用的,實行一戶一宅制度。對作為村社集體成員的農戶來講,宅基地是一項基本福利,是為農戶生產和生活提供保障的制度,農戶可以在自己的宅基地上搭建自建自有自用的住宅和進行生產生活的附屬設施。按法律規(guī)定,農民宅基地及建筑其上的設施只能自用,不得進行非家庭的經營性目的。
現在的問題是,在城郊農村、沿海發(fā)達地區(qū)農村尤其是城中村,農民普遍在自己宅基地上搭建大面積建筑出租謀利,農民宅基地已經事實上用于非家庭的經營性目的。農民為了謀利最大利益,而盡可能建筑大面積高密度的住房,從而在城中村出現了大量貼面樓、握手樓。在城郊農村出現了以出售宅基地上房屋謀利為目的的巨量小產權房。
而在一般地區(qū)的農村,因為大量農民進城務工經商,甚至進城購房安居,他們卻并未退出農村宅基地,結果出現了農村總人口減少,農村宅基地使用面積卻持續(xù)增加的怪事,從而“浪費”了土地資源。
改革完善農村宅基地制度,就是要保證農村宅基地的有效有序使用,減少宅基地浪費,節(jié)約農村土地資源。
第二句:“選擇若干試點,慎重穩(wěn)妥推進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擔保、轉讓”。此句的關鍵詞是“農民住房財產權”,限定詞是“慎重穩(wěn)妥”,目標是“抵押、擔保、轉讓”。
“農民住房財產權”的說法在之前的政策性文件中好象沒有過,因為農民住房是搭建在集體無償提供的宅基地上的,是自建自有自用的,因此過去一般不提農民住房財產權。
“推進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擔保、轉讓”,也就是說,允許農民以自有住房抵押、擔保,以獲取資金進行建設,也允許轉讓住房,這樣就改變了過去農民住房自建自有自用的規(guī)定,使農民可能通過轉讓住房來獲得財產性收入。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